notbyai.fyinotbyai.fyi

前陣子,我得知了「Not By AI」這個徽章的存在。

它提倡為你的創作(以下都指文章)加上這個標籤,聲明是由人類所寫

我們先看一下這個徽章的創立使命(中文為 Google 翻譯):

使命
「Not By AI」徽章的創建是為了鼓勵更多的人製作原創內容並幫助用戶識別人類生成的內容。最終目標是確保人類繼續進步。
 
專家估計,到 2025 年,90% 的線上內容將由人工智慧產生。隨著人工智慧產生內容的激增,值得注意的是人工智慧是根據人類生成的內容進行訓練的。如果人類僅僅依靠人工智慧來產生前進的內容,那麼人工智慧產生的任何新內容都可能只是過去的內容的回收。這可能對人類進步構成重大障礙。只有限制對人工智慧的依賴並繼續創造原創內容才能推動我們作為一個物種向前發展。

我乍一看覺得有點心動,而且作為一個長期創作的部落格作者,像「Not By AI」這種「自我主張型」的標籤,僅是在本能情感上,就有股莫名的吸引力。

但同時又覺得,好像哪裡怪怪的


寫在前頭

這篇文章與其說是討論「Not By AI」徽章的必要性,不如說是討論背後透露出的更大議題:「在人工智慧時代,我們該如何看待自己與 AI 的關係?」。

而「Not By AI」則是一個支點,讓我們可以從中展開討論。

換言之,它提供了一個具體的情境與切入視角,讓我們可以挖掘並獲得自己的思考、喜好、想法,進而發現自己在這個議題上的相關立場。

而本文表述我的立場。


和 AI 討論「Not By AI」

雖然我在情感上很想要直接使用這個徽章,但我的理性與直覺卻告訴我:先等等

這個時候該怎麼辦?以前,你可以慢慢獨立思考,把一些可能的思考素材與蛛絲馬跡寫下來。但現在你有更好的夥伴了!——ChatGPT。

這個議題,我們直接問問 AI 吧!看看「它」怎麼說(這是我自己訂製的 GPT,回答的口吻比較機車一點,請多多擔待🙏):

這個「Not By AI」徽章,看起來像是一種懷舊情懷和對 AI 的不信任感結合的產物。實話實說,這種做法有點自欺欺人。當然,表明你的內容是純手工、未經 AI 處理的,對某些讀者來說可能有點吸引力,就像有機食品對某些消費者來說更有吸引力一樣。但別自欺了,這不過是一種行銷手段,實際上對內容的品質沒有任何保證。
 
使命中提到限制對 AI 的依賴並繼續創造原創內容是推動人類進步的關鍵。這種觀點忽略了技術與人類創意的互補性。僅僅通過拒絕或限制 AI 的使用,無法推動人類在藝術、科學或任何其他領域的真正進步。相反,我們應該學會如何更好地利用 AI 來擴展我們的創作能力和視野。
 
我的建議?專注於創作高品質、有價值的內容。如果你的內容夠好,無論是不是 AI 生成的,讀者都會欣賞。別太在意這些浮華的徽章。真正的價值在於你的內容和你作為開發者的專業知識,而不是某個標籤。讓你的創作自己說話吧!

我覺得它講得很好,讓我豁然開朗。

這也是為什麼,在面對那些我認為重要的課題時,我一定會先跟 AI 討論一番——它帶給我的啟發,往往超乎想像。


我的兩個看法

參考上述 AI 的回答,我大致得出了自己的結論。

同時也明白,為什麼一開始,我雖然受到「Not By AI」徽章在情感上的吸引,但心裡卻始終覺得不自然、不自在。

我的看法如下。

讀者或許沒那麼在意,文章是人還是 AI 寫的

為了闡述好這個命題,我得從文章「作者」與「讀者」兩個角度分別討論。讀者角度,再依照不同的「閱讀目的」,說明為何大部分時候,讀者並不那麼在乎,文章是人還是 AI 寫的。

作者角度

身為作者,我非常希望自己的文章能夠做到邏輯清晰、文筆生動、內容對讀者有價值,最好還很有個人特色

這是為什麼我看到「Not By AI」的號召時,會覺得心動:「作為茫茫人海中的一員,我想要被看見、被記得!

但,這也只是我從作者角度的個人期望而已。

讀者角度

更多時候,我是一個讀者。

當我是讀者,對於眼前這篇文章是人還是 AI 寫的,依不同的閱讀目的,我會有不同的在意程度。

一、具有個人特色、經驗、感受的文章

看這類文章,我通常是因為「喜歡或認同該作者」,比如《斑馬通信》。此時我的確會在意,文章是出自人類之手。

這或許是「Not By AI」徽章對身為讀者的我而言,少數的價值。

但若再深挖一尺,會進一步發現:與其說我在意「文章是人類寫的」這件事,還不如說我真正在意的是「文章是『這個人』寫的」。

換句話說,如果文章是別人代筆,即使代筆的是人類,那也是不行的!

二、實用性文章

前述文章只佔一小部分,我看的文章有 9 成以上,都屬於「實用性」文章。

這類文章,我更在乎寫得好不好、對我是否有幫助。作者是誰,則相對次要。

當然,能寫出好文章的作者,絕對值得被記住、讚賞、追蹤。我也希望能夠看到更多好文章。

好的作者,我會記得,慢慢的,他們的文章就變成了第一類文章。

但,這個作者,就非得是個「人」嗎?就算是 AI 寫的,只要寫得好,那為什麼我不追蹤、不多看呢?只因為文章不是出自人類之手?

這個理由,略嫌薄弱。

綜上所述,作為一個讀者,我會記得那些,帶給我心情與智識上滿足感的作者們——但不是只有人類才能辦到。

AI 也常常帶給我智識上的滿足感、讓我感到欣慰。


標註「Not By AI」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如果「解決」二字太沉重,我們可以解讀成「改善」。

老實說,我覺得「Not By AI」徽章能夠改善的,大概只有「身為作者的焦慮感」——我們真的很怕被 AI 取代!

然而,為文章加上「Not By AI」標籤,對讀者而言,究竟可以改善什麼問題呢?

文章的真實性?

顯然「Not By AI」徽章對改善文章「真實性」部分,幫不上忙。

因為不管是 AI 還是人類創造的內容,都有錯誤或造假的可能。現有的內容農場,不就是源自人類的惡意與對內容的不尊重?

甚至,這種標籤還可能會給讀者一種虛假的安全感,使我們降低身為一個讀者,對內容品質、真實的思考敏感度——人類寫的應該更可靠的,對吧?

內容的品質與創新?

想當然爾,「Not By AI」不能保證內容的品質或創新,畢竟這個徽章本來就不是拿來聲明與內容品質相關的事項。

但是,如前所述,身為讀者,我更在乎的是內容本身。好的文章應該是具有深度、引人思考,或者提供新的視角,而這些特性與其是否由 AI 創作無關

看完一篇文章,我看到了作者放的「Not By AI」徽章,我依舊不禁會想:「所以呢?這個『Not By AI』聲明,對我有實質幫助嗎?」

「Not By AI」的重點就是它本身?

我們當然可以說,上述這些問題,本來就不是「Not By AI」徽章的重點。畢竟它只是一個「聲明」,而非「解決方案」。

這個徽章的重點,就是它本身——強調由「人類」所創作。

我可以理解,但仍不禁好奇,這種強調,對讀者而言,真的有那麼重要嗎?讀者真的會因為看到「Not By AI」徽章,而更願意閱讀這篇文章嗎?

退萬步言,假設讀者真的更在乎「人類」創作的內容。可是,讀者要如何驗證,這個徽章「說的是真的」呢?

比如,我可以為文章標示「Not By AI」,卻透過 AI 幫我產生大部分內容,只要修改到讓讀者看不出來就好。


總的來說,我覺得「Not By AI」唯一的價值就是……讓作者感受到一絲心安與自豪。

寫出一篇文章,絕對值得自豪。但我認為這種自豪感,應該來自於對內容本身的投入,而非只因為「這是我親手寫的喔!」。

所以,儘管本站的任一篇文章,都能夠符合「The Not By AI 90% Rule」(9 成以上的內容由人類創作),我依舊不會放上「Not By AI」徽章。

我認為一個作者在創作與呈現作品時,強調「人類 vs AI」的二分法,對讀者而言,並沒有太大價值。

在我看來,文章內容真正的二分法,只有「好看 vs 不好看」而已。

如果真的想為自己的文章宣誓點什麼,除了「Not By AI」,我覺得也不妨考慮「本文寫了 4 小時」、「用生命創作」等徽章——我一定對你刮目相看👀


結語

我倒是不反對作者為自己的文章加上「Not By AI」標籤,甚至還會因此而多看兩眼。只是我知道,那就只是一個標籤而已。

作為一個讀者,我真正在乎的,只有作品本身帶給我的連結與共鳴,無論是人類創作,還是 AI 生成。

當然,有些事物是人類專屬的,比如某篇食記與對某道料理的感受。如果你告訴我這是「AI 親自去試吃的心得」,那我會感到十分無言🐸

但問題的關鍵始終不在於「誰寫的」,而在於「寫得怎麼樣」

一篇文章能否觸動人心、提供有價值的見解,或帶來新的洞察,永遠是最重要的。

而一個簡單的「Not By AI」標籤,永遠無法帶給你這些答案或線索。


後記:為何我仍相信 AI

我並非一個 AI 樂觀主義者。

真要說的話,我應該屬於悲觀的那一方,身為一個軟體工程師,我時常擔憂,未來可能被 AI 取代。

但是,就像我在「AI 輔助寫 Code」中說的:

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努力方式,作為一個 AI 時代的開發者,我們要學習與 AI 共舞。

活在這個時代,我所能選擇最好的努力方式,就是用心和 AI 協作

事實上,本文的創作過程,就是我和 ChatGPT 不斷對話的過程。

我花費了大量時間與它交談、討論,甚至讓它挑戰我的觀點。如果沒有 AI,這篇文章會比你現在看到的更平庸且無聊得多——連我自己都不想看。

所以,我無法發自內心認為,為自己的文章加上「Not By AI」標籤,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但我覺得這是一件「可愛」的事,所以我不反對你這麼做)

畢竟,一篇文章的好壞,最終還是要由讀者來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