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重新登入了塵封一段時間的 Twitter(下稱推特)帳戶。也開始在上面發一些零星的推文——幾乎都是程式相關。

一直以來我都稱不上推特的重度用戶,如果有一個社群平台是我獲取資訊的來源,那主要還是臉書。

但我們知道,臉書在幾波隱私相關的大事件後,演算法有了較為明顯的改動。很多人——包括我在內——都覺得臉書的推薦內容不再像過去那般有趣、實用。

於是在轉職後的這幾年,我也開始看推特。


Cal Newport 對推特的看法

如果你看比較多 Cal Newport 的內容(主要是 Podcast),你會發現,他雖然沒有任何社群平台帳戶,但他對推特的討論與關注,遠遠超過對其它平台的討論,比如臉書、Substack。

EP. 241: The Virality Trap〉這集有一定的代表性。

他的基本論調是「推特的影響力被高估了」,大概用詞則是(ChatGPT 整理):

這是虛榮的販賣機——卻不一定能帶來真實價值。

他認為,這些社交媒體平台只是在吸收用戶的注意力,並將其轉化為收益,而不是真正的為用戶提供有價值的內容。

最後,他強調了一個觀點,那就是最好的策略是遠離這些社交媒體平台,並將注意力集中在更深入、更有價值的事情上。

哈哈,Cal Newport 最後的結論總是「遠離這些平台」。

我對推特的看法

我基本認同上述 Cal Newport 觀點,只不過,因為推特並非我的主要舞台,所以我可能不太容易掉入這個「陷阱」中。

儘管如此,推特還是有一些我不喜歡(或說不適應)的特色。

一、快速表達帶來的喧囂

因為每一則都很短,所以用戶常常是想到什麼都趕緊發一推,這讓我感覺有點太喧囂。不過說真的,連我自己都不禁受到平台的影響,也變成類似的發文模式。

而我對抗這個「引力」的簡單做法就是,限制可以存取的時間。

二、政治元素太多

政治味最重的平台,無人能出其右。你也可以說,意識形態非常濃厚。

我使用推特主要是為了看程式相關的內容,所以總是盡可能把這些聲音 mute 掉。

並非我不關心政治,只是我「不想在這裡關心」——這裡有我更感興趣的主題。

離開推特的原因

我不登入推特超過了半年時間,那時覺得不想再使用它,主要還是因為——成癮性

我覺得推特的成癮力比臉書更甚,可以說是文字成癮界的霸主!

可不是只有我這麼覺得,《人生4千個禮拜》作者 Oliver Burkeman 在書中也有這麼一段自白:

我自己大概是個好例子。我有段不堪的過往,不過我猜我只是典型的一般人。我曾經對推特成癮,不過即便在我依賴推特的高峰期(我現在正在戒),我黏在螢幕前的時間,一天也很少超過兩小時。然而,推特占據我注意力的程度,遠遠不只是兩小時的問題而已

比起臉書,我比較難穩健控制對推特的使用。哪怕給自己訂了一些規則,它也都有足夠的力量,讓我打破規則。

而且這些社交平台的手機 app 使用體驗都設計得非常棒(用起來非常流暢、絲滑),讓你動不動就想要打開。

很難想像我還只是一個中輕度用戶,成癮性就如此之強。

就在我某次搭公車,公車搖來搖去但我仍不斷忍著暈眩刷推時,我終於受夠了,刪除了 Twitter app。


重啟了 Twitter 與我的理由

理由主要有兩個。

一、需要一個發表程式類內容的地方

程式相關內容,發在個人臉書,總讓我覺得猶豫,畢竟我的臉友普遍不是軟體產業的人。

之前有期待過 Threads,但因為要綁 Instagram 帳戶,而且沒有網頁版,讓我意興闌珊。

重啟了推特後,我發現,過去這些追尋都是多餘的,推特就是最適合的舞台!

二、我想要看更多有趣的開發資訊

這點臉書就真的遠遠比不上,只有少數軟體工程師會經營臉書的粉專,但很多軟體工程師都有推特帳戶!且樂於分享開發相關的資訊。

比起單純的教學文章,這些推文往往帶有更多「經驗與價值偏好」,我覺得這也是推特最吸引我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