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些日子沒寫 Weekly Review 了!

十月剛過,正是個不錯的時間點。

本篇就來整理一下「待業的第 2 個月」我都做了什麼。


iThome 鐵人賽

雙十連假 4 天我幾乎都在寫作,連假落幕時,也是我的參賽劃下句點之時。

不過,正如〈Django Ninja 30:系列回顧與完賽心得〉文中說的,這系列還沒有完全結束。我預計還會再新增 3 到 4 篇相關內容,其中心得與花絮就佔兩篇。

但請原諒我,並不是鐵人賽結束後就閒著了,所以剩下的內容只能一篇篇慢慢生出來。

在「訂戶限定」中提過,比賽結束後,我去了一趟「福隆 - 石城」徒步之旅。造訪舊草嶺隧道頭城五漁鐵

舊草嶺隧道舊草嶺隧道

感覺很好!尤其在經歷了這一大波腦力勞動之後。

相關文章:33,Tony Huang 與我的坪林之旅

下星期,我打算繼續走訪苗栗海線——從白沙屯到通霄

一邊動腦,一邊身體力行。


演算法與 LeetCode

不知道大家是否看過這篇〈與 AI 共舞——我的 LeetCode 刷題之道(準備篇)〉了,可以說是我近期的力作!

重點並不在刷題本身,而是其中蘊含的一種精神。怎麼說呢?就是遵從主流,但不完全按照主流的做法

這裡的「主流」是指什麼?

指的是普遍認為刷題是找工作的必經之路,或至少是一個重要的手段。

我們很難否定這件事,但我的選擇是,將 AI 工具融入刷題過程中,用「更慢」的速度來刷題——這是反主流的。

在主流之中,選擇一條「不那麼主流」的分支。

這種方法既遵循了主流的刷題建議,又加入了個人的元素(AI、深度與反思),更符合我的價值觀。

初步感受

從 10 月中到今天,我已經連續 15 天刷題了!

目前完成 Grind 75 中的 17 題,Easy 的題目也快被消耗完畢。(平心而論,有些 Easy 題目挺無聊的,難怪 NeetCode 150 沒有選入)

LeetCode DashboardLeetCode Dashboard

只能說,這種方式很適合我,讓人想起台灣軟體圈那本你一定聽過的暢銷書——高見龍大大的《為你自己學 Git》。

或許可以稱作「為你自己刷 LeetCode」。

不過,人還是要適度休息。我已決定,明後兩天都不刷題!

明天要去宜蘭玩,後天則是前往新竹,參加「AI 寶寶上學去!」的團隊完賽慶功宴。真是令人期待🤩


再論職涯中的 gap time

在〈Day 15:《上班,辭職,還是撐下去?》節選(一)〉中引用了書裡的這段話:

未來我們也許會工作幾年後就先「退休」幾年,去學習一段時間之後,再投入下一階段的工作生涯。

我非常喜歡這樣的想法,和前面的「用自己的方式刷 LeetCode」類似,都是一種既不違反主流(相信人還是需要工作),又不完全按照主流價值行事的生存之道

我想,「擁有自己的價值觀」這件事情本身,就足以讓人感到幸福。

更大的舞台

不過話說回來,在這個時間點,我也沒有以前那麼大的勇氣,再 gap 超過 1 年。

但,幾個月總可以吧!用我認同的方式去實現自己認為重要的事——學習演算法和系統設計。(其實這些都是在符合主流的「審美」😅)

畢竟,想成為優秀的軟體工程師,不就該如此?

可以說,離職待業這兩個月以來,我覺得自己過得很充實,最近的狀態也挺不錯。但我心裡清楚,做這些事,付出這些時間,終歸是為了尋找更好、更大的舞台。

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AI 與我

AI 會取代軟體工程師嗎?

這是最近(或說一直以來)十分熱門的議題。尤其在 Cursor 大紅之後!畢竟現在不用懂程式就可以寫出軟體服務或功能了。

先說說我個人的極簡看法:理性上覺得「沒那麼容易」,但情感上則常常在擔心這天的到來,哈哈哈!

答案究竟為何,沒人知道。

可是有一件事,對我而言是 100% 確定——我非常依賴 AI

Copilot with AI

今年寫了好幾篇和 AI 有關的文章:

  1. 與 AI 共舞——我的 LeetCode 刷題之道(準備篇)
  2. AI 讓寫作變輕鬆了?我可不這麼認為
  3. 我寫「AI 對話筆記」的方法與思考
  4. 為文章標註 Not By AI? 我覺得大可不必

訂戶限定也有兩篇:

  1. 訂戶限定 07:鐵人賽尾聲 × 續論 AI 工具 × 我的滑鼠停產了!
  2. 訂戶限定 06:待業週記(二)失眠症與 AI輔助思考

以後應該會更多。

依賴 AI

我對 AI 的「依賴」可能超過絕大多數人。

如上述這些文章所說,AI 對我來說,不僅僅是一個工具,也不僅僅是一個「懶人」的幫手。

真正讓我依賴 AI 的原因,是它已經成為我思考和生活的一部分

無論是寫作、學習還是人生的重大難題,我總是先想到 AI,讓它扮演我的良師益友,來回討論,再決定下一步的行動。

如同我在「AI 時代的工作者」中所言:

它不僅提升了產能,更挑戰我的思維模式,迫使我重新審視自己,以更深刻的方式思考問題。

這種智識上的滿足感,以前可是很難得的,而現在不同了。

因為我們有了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