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 4 千個禮拜》筆記(二)抗拒「重要性中等」的誘惑
人生 4 千個禮拜
這是《人生 4 千個禮拜》筆記的第 2 篇,你可以把它當作是一則重點整理,加上大量我個人的經驗與想法。
上一篇我們提到,「生產力」一詞在這個時代是如何地被重視——甚至有點扭曲。
以及如果你試圖用各種方法(尤其是那些筆記軟體與提升效率的工具)來增加生產力,反而很可能會掉入所謂的「效率陷阱」。
如果你也認同「過度追求效率很可能適得其反」這個命題,那很慶幸,我們已經達成了最重要的共識。這也是我給這本書高評價的原因。
系列:人生 4 千個禮拜
- 《人生 4 千個禮拜》筆記(一)病態的生產力
- 《人生 4 千個禮拜》筆記(二)抗拒「重要性中等」的誘惑
本文主旨
如第一篇所言,本書可以認為是作者「對自己與『提高生產力』這個議題的重新觀察、自我反省」。
我希望這不是一篇普通的閱讀筆記或導讀,而是要強調我對本書最認同、最在乎的部分——我是如何在書中看到過去的自己。當然,這肯定包含了我自己的解讀。
因此,這篇文章,我想要繼續對作者追問:
好,我現在知道過度追求生產力的可能需要付出的代價了,那要怎麼想、怎麼做會更好?
本文整理自書中的第 3 到 4 章。
面對有限性
本書第 3 章的標題為「面對有限性」。
我知道,你可能會想:「噢!又來了!」然後皺起眉頭。心裡想到的是,在無數的書籍或文章中,那些提醒你要「珍惜現在、直面生命的有限」的雞湯內容。
好吧,至少我就是這樣覺得,覺得這個標題也未免太老生常談了!
但本文還是整理了其中的一段,因為我需要它,為接下來的內容作鋪墊。一言以蔽之,本章的重點就是:
因為人生有限,你必須做出選擇。不能想要這個,又想要那個。
在這個前提下,作者是這麼說的:
做選擇(從當前的選項中挑一個)成為一種肯定,根本算不上挫敗。這是一種正面的投入,你決定要用某段時間做這件事、不做那件事(不只一件,而是不計其數的其他事情),因為你判定這件事是目前最重要的一件。
請記得「最重要」三個字。
忽視應該忽視的事物
覺得自己事情太多,老是做不完,需要加強時間管理,或學習特定的生產力工具來提高產出嗎?先等等!看看作者怎麼說。
關於「時間管理」,到底怎麼做才稱得上「有效」,作者提出了一個有趣且令人信服的切入點:
不論是哪一種間管理技巧,真正的有效評估指標是那項技巧是否協助你忽視應該忽視的事物。
我非常喜歡這個切入點。
因此,重點不是根治拖延症,而是以更明智的方式選擇要延後哪些事,專注於眼前最重要的事。
當然,這樣的看法並不算新穎。但是,能夠把「有效忽略不夠重要事物」這個指標提升到時間管理方法論的「首要」考慮事項,我個人十分贊同。
接下來的內容,會結合我個人的經驗、想法。
生產力 KOL 們的承諾
還是要再提到「人生管理系統」,不過這次我們不需要了解其中的細節。
這種承諾你可以完成很多事的「生產力方法論」,也就是上述的「系統」,無疑是現代「生產力至上」這類價值觀的縮影。
你說它不好嗎?可能也不盡然。我相信這類「系統」確實可能讓你做完更多事情——但也僅止於此。
美好的承諾
這類系統與其背後的價值觀,可大致濃縮為:
用厲害的方法,做完很多事。
而推廣這類方法論的生產力 KOL 們,會不斷明示、暗示你:「一旦擁有能做完很多事的能力,你會從瞎忙中脫解,你的人生將從此不同。」
其實這樣的論述和更早開始流行的「時間管理」一樣,都是給你一個美好的承諾。
其中的差別或許是,他們更加強調「工具」的重要性——並提供一整套有關「如何善用工具」的學習方案。(可能是文章、書籍、影片、課程、社群,可能是免費或付費)
上述「多多益善」命題是否為真、是否有效,可以先不論。這裡想從另一個角度切入,說說我認為更值得推崇的看法。
我認為「更好更有效」的做法
我的核心看法很簡單:放下「想做完很多事」的渴望。接受書中的核心觀點,理解人生有限,並做出取捨。然後專注於那些「最要緊」的事就好。
必須強調,捨棄一部分重要的事情,這個過程可能會讓人很不舒服。如果你沒有這樣的感受,那可能是因為你還沒有真正做出取捨。
對此,我要更進一步闡明:
我不認為「能做完很多事」的能力,能夠改變你的人生。相反的,能做出取捨,專注於關鍵事物的人,更有機會變得不同。
換句話說,我認為「取捨」——與取捨後的「專注」——才是最重要的能力,而不是靠工具、系統、時間管理,試圖去完成更多事情。
而所謂取捨的能力,講白了,就是本段標題說的,「忽視應該忽視的事物」的能力。
小而美的「局部實現」
「忽視應該忽視的事物」的能力,究竟要如何培養?老實說,我自己也還在摸索、思考與歸納的路上。
我感覺自己還不是一個,能夠果斷取捨然後篤定前行的人——我總是太 FOMO。
不過,《為什麼你「不需要」所謂的人生管理系統》中關於「局部實現」的闡述,仍然值得我們參考:
局部實現,是一種心法或價值觀,說穿了沒什麼,就是「緊扣著需求尋找並選定方法,需要多少才投入多少」。
想做多少再投入多少,確保自己做的事,都是真正重要的。這樣的思考與價值觀,或許更加簡潔、有力。
相信本書作者,也會認同這樣的觀點。
抗拒重要性中等的誘惑
書中舉了一個例子課來表達,為了真正做到取捨,你應該怎麼看待,那些「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事情。
據說這是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的故事,反正有一次,巴菲特的私人駕駛請教他,怎樣才能排定優先順序。
他要駕駛找出人生最重要的二十五件事,接著依序排列,從最重要的排到最不重要的。巴菲特說,在規畫時間時,應該安排好單子上的前五名。
至於剩下的二十件事,和駕駛以為會聽到的建議不一樣。據說巴菲特解釋,那二十件事不是重要性居次、有機會就去做的事。
錯,錯,錯!
事實上,駕駛應該不惜一切代價,努力避免去做那二十件事,因為對那名駕駛而言,那二十個目標沒有重要到構成人生的核心,吸引力卻大到足以讓他分心,以至於沒去做最重要的事。
「沒有重要到構成人生的核心,吸引力卻大到足以讓他分心」,這真的是血淋淋的教訓!而且我相信,不論任何人,都一定能夠想起,自己曾經做過了多少這樣的事情。
放下妄念,減少分心
當然,人生畢竟不是理論,縱使扣除休息與休閒,當我們想要「有所作為」的時候,也不可能真的只做最重要的五件事——太難了!
但是,至少每隔一段時間自我檢視、反省一次:「我是不是又把時間花在『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事情上了?」,肯定會很有收獲。
但我還是想再次提醒你——也提醒自己。想要真心誠意,盡可能緊扣著「最重要」的事努力實踐。就要一定程度放下「我要做很多事」的渴望。
也就是抗拒「重要性中等」的誘惑。
這並不容易!如前所述,真正的取捨是個讓人「不太舒服」的過程。
因此,我能斗膽斷言:深信自己「可以透過學習工具、方法論,完成大量重要事情」的人,99% 都是要落空的。
三種枉然
不過落空的結局有三個截然不同的版本:
- 工具、方法的學習與維護成本太高,難以維持,最後放棄了!說真的,這是相對幸運的結局——因為你省下了時間,可以重新開始。
- 真的做了很多事,但同時也包含了一堆不夠重要的事——就像本書說的一樣。這就比較慘了,有句話說得好:「兢兢業業地把時間浪費了」。
- 真的做了很多事,但關鍵成效都不怎麼樣(很可能「瑣事」部分做得特別好)。正所謂「貪多嚼不爛」——尤其是最難啃的部分,哪怕你有神兵利器。
上面提到的數字是 99% 而不是 100,看樣子,我還是相信有 1% 的人會成功?
是的!我確實相信,有極少數人能夠做到。但我奉勸你不要追求,企圖成為這鳳毛麟角的 1%——真的沒有必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