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home 鐵人賽寫作攻略——新手必看指南
除了「加碼」組別,2024 iThome 鐵人賽已圓滿落幕,而我也順利完賽。
在讀完〈iThome 鐵人賽 - 得《優選》獎項的寫作心法〉和〈【Day 31】- 忙碌上班族如何在鐵人賽中堅持30天寫作?從靈感到策略:9個關鍵步驟〉這兩篇大作後,我不禁見獵心喜、心癢難耐🤩
也想好好寫一篇攻略,獻給還在觀望中、猶豫明年是否要參賽的你。
雖說是「寫作」攻略,但其實更適合稱為「參賽與完賽」攻略。
本文不會介紹任何寫作技巧,而是聚焦於如何成功跑完這場「寫作馬拉松」——最好再拿個獎!
接下來,我將分享我的鐵人賽參賽經驗,以及一些實際的做法。
本文主旨與目標讀者
本文的最大目標,就是試圖鼓吹你在明年參賽——畢竟今年已經來不及了🤣
如果閱讀後你依舊沒有這樣的衝動,那麼這篇文章就算是失敗了。
因此,我們無須講太多「細節」,而是從「更高的層級」與「可行性角度」來討論這個議題。
目標讀者
本文主要寫給下列這三種人:
- 平常沒有寫作習慣,但想藉由參賽來磨練寫作能力的軟體工程師。
- 已經有在寫作,希望獲得更多文章曝光度、聲望的工程師。
- 別說了!我就是要得獎、出書。
本文對三者都有幫助,但話說回來,我們還是會更加著重在「新手鐵人」,以降低你的行動(報名參賽)門檻。
此外,我之前已有兩篇文章討論過鐵人賽,所以本文可以視為對兩者的(大量)補充:
了解完上述前提後,我們正式開始。
一、心態區別:是否以「得獎」為目標
參賽不一定非得為了得獎。
不過,在參賽之前,我們可以先問自己:「我是否要以得獎為目標?」
因為兩者的道路可能會有很大的不同。
不以得獎為目標,有時更利於學習。但代價就是——沒有獎😂
以我自己為例,我在〈35,開始備戰 2024 iThome 鐵人賽〉就提到目標是為了得獎。什麼獎都可以,但就是要得獎!
得獎的取捨
一旦想得獎,就不得不研究一下,哪些是重點。
不可否認,這樣的創作多少是「不自由」的,但也有它自己的價值。
我認為,先想清楚這個問題,會讓自己更享受參賽的過程。
如果明年繼續參賽,我應該就不會以獲獎為目標了,而是更多放在學習與嘗試——然後順便寫個文章。
很多時候,兩者無法兼得,選擇往往是必要的。
二、了解評審標準
我們假設你是以「得獎」為目標參賽,因為這樣才能發揮本文的最大價值。
以此為前提,了解評審時的重點顯然相當必要。報名簡章是這樣寫的:
1 | 陸、主題競賽評審要點: |
這 4 項要全都做到滿分,我想很難。
讀者意識
但它們都指向了一個共同的上位概念——「請務必讓讀者好了解!」
這不正是所謂的「讀者意識」?要求你了解讀者的需求與可能有的疑惑,並以此來調整內容的深度和表達方式。
這種意識能幫助你在保持專業的同時,讓文章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
覺得自己寫得很棒,還不算數。讀者們也這麼認為,那才算數!
我的著眼點
所以,我對這段要點的解讀,會更加著重在「結構」與「表達」這兩部分。
結構務必清晰(這並不容易,後面會再討論),而文字表達則要「善解人意」。最忌諱的就是簡單介紹一下,然後丟一大段程式碼讓讀者自行理解——這樣不太體貼唷!
能做好這兩點,就已經相當不錯了。
三、提前開始準備
既然想要拿獎,提前準備就是必要的——非常必要。
即使像我這樣在參賽期間已經離職、不必工作的人,也不可能在開賽日當天才開始動筆,同時還妄想能確保寫作品質——我對寫作很完美主義☺️
具體而言,我在 9/13 開賽日之前,已寫完系列的前 13 篇文章。
假設「正常」參賽者必須一邊工作一邊創作,那我認為「最好」能在參賽前,預先完成 10-15 篇。
囤稿以緩衝
這樣的準備量可能看起來有點多,但它能夠大大減輕你在比賽期間的壓力。想像一下,當其他參賽者正在為每天的截稿時間而焦急時,你已經有了足夠的「緩衝」。
這不僅能讓你更加從容地面對每天的寫作任務,還能賦予你額外的時間,去重新編輯和完善你的文章——非常適合我這種完美主義者😇
事實證明,這很重要。
系列後半段的文章,儘管我早早就列出了大綱、定完標題。但實際創作時,發現要改動的幅度極大,涉及了文章主題和系列架構的調整。
如果沒有之前 13 篇囤稿作為緩衝,那不是累死自己,就是虎頭蛇尾。
兩者都不是我想要的!
四、選擇熟悉的主題
關於參賽主題的選擇,我在開賽前就討論過,那時主要強調「避開太常見的主題」。
現在完賽了,我還想補充一點:「如果是以獲獎為目標,那麼勢必得選擇自己熟悉的主題」。
即使這個主題是常見的,也比嘗試創作一個自己不熟悉的技術主題要來得好。
其中的道理不難理解:熟悉的主題,你可以更好地掌握內容,更好地表達。
如果真的很想寫自己不熟悉的主題怎麼辦?很簡單,先放下得獎的念頭,好好享受學習與分享的過程😘
熟悉不等於好寫
更別說,熟悉並不意味著好寫。畢竟,自己會和教別人做往往是兩回事。所以寫完之後你很可能會發現——「自己好像沒有原先以為的那麼懂!」
就像我在〈卷 30:系列回顧與完賽心得〉中說的:
在我看來,寫作的滿足感在於「提供價值、發揮影響力」。這份價值不僅是對讀者,也包括對作者自己——透過這 30 篇文章創作,我對 Django Ninja 的理解又增進許多。
恭喜你!又進步了。
五、結構、結構,還是結構
前面提到,「結構」與「表達」是我認為在 4 項評分標準中特別重要的部分。
其實就算不是參加比賽,任何一篇文章都需要良好的結構和友善的表達——這是寫作的基本,同時也是最難的部分。
在鐵人賽這樣以 30 篇作為一個完整系列的「連載型創作」中,我認為結構的重要性,可以說再強調也不為過。
好的結構和壞的結構,或者說沒有結構,寫出來的作品可能是天壤之別。(注意,這裡的「作品」不是指單篇文章,而是一整個系列)
就像蓋一層樓的矮房,結構影響不大;但要蓋 30 層大樓,結構就至關重要了。
具體做法
講完了結構的重要性,那具體要怎麼做呢?
我自己的做法是先跟 AI 好好討論,把 30 篇標題都先定下來。不過這有點強人所難,尤其在最開始的時候。
為了降低壓力與兼顧彈性,我們可以採取折衷方案:先確定前 10 篇的標題,後 20 篇僅擬定大綱——也就是章節名稱。
在寫完前面的部分後,後面你就會有靈感了!
但無論如何,絕對不要沒有先草擬系列的架構就開始寫!很容易虎頭蛇尾。
六、別讓「字數」成為壓力
關於字數,我有很多話想說。不過篇幅所限,我們可以總結為 3 點。
一、保持各篇字數的相對均衡
這一點很少人提及,但我個人還蠻重視的。因為字數的均勻表示你在系列的編排上的確有經過深思熟慮。
這是另一種用心的展現。
想像一下,如果這一篇為 800 字,而下一篇卻有 2500 字,作為讀者,你可能會感到思緒有些混亂。至少我個人不那麼喜歡閱讀字數起伏太大的系列文章。
當然,字數均勻並不是說每一篇都要一樣多——這恐怕也不切實際。只要差距別太大,讓讀者感到舒適即可。
下圖是我 30 篇文章的字數分布,除了第 29 篇有點「失手」外,其餘文章的字數均落在「兩個標準差」以內。
可見我不是說說而已——還身體力行🐥
二、字數不是多多益善
說真的,這是一個不易突破的「心魔」!
連我自己都不容易說服自己:真的不需要寫太多字。
但我們得承認:現代讀者的注意力是很有限的。就算是寫給有心學習的讀者,適度控制篇幅也是一種「保護閱讀注意力」的體貼表現。
所以,我認為網路文章的最佳字數確實存在一個相對理想的區間。
如果你問我,我會說這個區間是 1000 到 2000 中文字。
而我正是以每篇 1500 字作為單篇的字數目標——雖然後半段開始有點守不住XD
三、字數偏少會不會不容易得獎?
我可以告訴你——我不知道XD
但是!確實是有字數不算多,但獲得優選的唷!(冠軍可能有點難)
比如去年 Vue.js 組優選——《Nuxt.js 3.x 筆記-打造 SSR 專案》。言簡意賅,搭配精心製作的解說圖片,讀起來非常舒服。
我就是看完這個系列,才有了足夠的勇氣,下定決心好好控制字數——雖然從結果而言不算成功😅
七、參考前人的作品
參考他人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方法,尤其是那些獲獎或頗受好評的系列。畢竟所有的學習都是從模仿開始。
透過閱讀這些作品,你可以學習到他們的寫作風格、內容組織方式,以及如何維持整個系列的連貫性——這是新手鐵人最需要學習的,包括我自己。
以下是我在開賽前就已大致拜讀過的系列:
我用一份專屬的 Notion 筆記,記錄下我認為值得參考的部分,並在寫作時隨時翻閱。
結語
連續寫作 30 天,真的別具滋味。
這段旅程所帶來的收穫與學習,遠比創作單篇或數篇文章要來得多。更令人驚喜的是,你會發現自己的潛力比想像中大。
希望這篇攻略能對你有所助益,讓你在明年的鐵人賽中,大展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