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17,AI 時代的生存指南(一)我對 AI 工具的投入與觀望〉並沒有真正進入「生存指南」這個核心主題,只能算是整個系列的前言。

為避免你忘記,我們再來回顧一下,前一篇所提出的,本系列的宗旨:

我期望這系列和一般談論 AI 文章的一個核心差別是:它們主要用來「降低」AI 資訊焦慮,而非增加。

更具體地說,這個系列是「我為了降低自己對 AI 的資訊焦慮,付諸過的實踐與行動記錄」,這樣才有趣。

而本篇要探討的,就是這系列最核心的「生存手段」:數位斷捨離。

數位斷捨離(Digital Declutter)作家卡爾.紐波特(Cal Newport)在其著作《深度數位大掃除》一書中所提出。

數位斷捨離是一種整理和簡化數位世界的方法,旨在減少干擾並提升專注力。通過過濾數位訊息和限制使用數位工具(尤其是社交平台),我們可以節省時間和精力,更好地專注於重要的事情。

這種方法有助於建立一個更有意義和平衡的數位生活。所以它不止是方法,也是一種「價值觀與實踐」。

概念理解上沒什麼困難,但實踐起來可遠遠不是如此。

本文重點

這篇文章不會有太多關於「數位斷捨離」的做法與細節討論。而是試圖推論與強調,它在 AI 時代的重要性,以及在現實世界中所面臨的困難。

此外,我並非「極簡主義」愛好者,而是屬於「簡潔主義」的信徒。雖然它們都有一個「簡」字,但後者更強調「過猶不及、適可而止」的精神——更重視「均衡」。

理解了上述前提後,讓我們進入正文。


我的兩篇《深度數位大掃除》心得

早在 3 年前,還在 Medium 平台創作時期,我就寫過關於《深度數位大掃除》一書的「實踐心得」,即個人版的數位斷捨離,前後總共 2 篇:

  1. 每天都是一種練習:我的數位斷捨離
  2. 31天:我的數位斷捨離心得

這是個有趣的嘗試,尤其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第二篇中的這段與這個規則:

  • 在捷運或公車的「刷卡範圍」內,不得使用手機通話以外的功能

簡單講就是不能滑手機,而且也不能聽音樂。

這是一條我無法明確告訴你為什麼值得這麼做,但實踐後仍然建議你嘗試看看的規則。

如果真的需要一個理由,或許可以說,在這個我們都自願或被迫保持「連線狀態」的智慧手機時代。在一個人坐捷運無聊難耐,讓你有充分的動機與理由拿出手機消磨(或善加利用)的時候,你卻沒有這麼做,這是沉默而自覺的戰鬥。

你靜靜地坐著或站著,看著周圍的人,沉浸在網路的世界裡。而至少在此刻,你選擇不要這麼做。

真的,那幾個月,我上下班坐捷運時,就是這樣傻傻地看著別人滑手機,心癢難耐,甚至不禁想問:「為什麼要制定這種規則來為難自己?我得到了什麼?」

「我得到了什麼?」不是一個容易回答的問題——因為它的好處並非立竿見影。這也是為何「數位斷捨離」通常很難持續。

網路上你可以找到不少實踐心得,遵從書中的建議,貫徹為期 1 個月的數位斷捨離。但你很難找到持續超過 3 個月甚至半年的實踐心得,連我自己,最後也大概只堅持了 3 個月,就差不多「打回原形」了。

數位斷捨離常常只是一場短暫的狂歡

用「狂歡」來形容充滿限制且帶有自律意味的數位斷捨離,可能有點詭異,卻也不失真實,為什麼?

因為它富含一種「我將擺脫數位工具成癮並重獲新生」的期待。和一般狂歡通常以大鳴大放的形式不同,這種期待蘊含了一股內持、蓄勢待發的力量。它暗潮湧動,使人從情感上,將其視為達成目標和恢復精神自由的萬靈藥

因此,在實踐數位斷捨離的初期,雖然辛苦,但我們會暫時感到一陣自由和解脫。儘管這種過程伴隨著一定的自我限制,但也對於能夠重新獲得對自己時間和注意力的掌控感到興奮甚至滿足。

這類「狂歡」形式雖然不常見,但它真實地反映了我們對於解放自己的數位束縛的期待與渴望。

我承認這種感覺確實「很好」,但這樣的動機是不健康的,因為它和所有的狂歡一樣,都有一個「致命問題」——很難持續。

為什麼數位斷捨離很難超過 3 個月?

把數位斷捨離當成是一場狂歡、救贖,或所謂的「數位排毒」,往往註定要失敗。

試想,數位斷捨離所要對抗的,都是什麼樣的洪水猛獸?

沒錯,就是那些精心設計,讓你容易非常數位成癮的社交平台與內容平台,比如臉書、Instagram、YouTube、TikTok……等等。

最關鍵的是,獲取它們的門檻可謂低之又低,近在眼前,唾手可得。因此,社交平台和內容平台所提供的即時滿足感和快樂,往往讓人很難抗拒。

長路漫漫的數位斷捨離

相較之下,數位斷捨離就不那麼討喜。它要你自制、找尋替代活動(書中稱之為「優質的休閒活動」),還要反思數位工具你對的意義。

要求還真多。

前期,你確實可以藉由上述的「期待」來支持,但這樣的期待也是種有限資源。把數位斷捨離當作是一種「自我救贖」,確實可以成為堅持的動力——最多持續 1 個月。

1 個月以後,期待帶來的初始動力散去,我們就很容易陷入「我得到了什麼?」茫然。

數位斷捨離的意義與價值

如果「我得到了什麼?」的答案,對你來說還不夠清晰,那麼放棄恐怕是遲早的事情,因為回到原點比茫然堅持,可要容易得太多。

然而,我更想強調:這個問題的答案,幾乎不可能一開始就很清晰。因為,數位斷捨離的意義,往往是需要你透過實踐才能慢慢體會的。

不止實踐,你還需要時間自我理解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網路確實上有不少篇心得,講述自己如何實踐了為期 30 天的數位斷捨離,那感覺,是多麼地讓人神清氣爽、重獲新生。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我為何重拾數位斷捨離?

說了那麼多,都是在唱衰數位斷捨離,難道真的沒救了嗎?

我想其中的奇妙之處正在於,本來我也覺得「算了,就這樣吧!要持續貫徹,需要長期的嘗試與不斷改善規則」。

對我來說這也不是不可能,作為曾經全職準備國考與軟體工程師轉職的人(就是待業時間很長的意思),有很多「建立個人長期制度」的經驗(包括很多失敗經驗),我知道怎麼做能更接近「可持續性」。

換言之,我對一件事情「能否持續」的敏感度,還是比較高的。

所以我才會猶豫不前,因為我知道這件事的難度。

值得嗎?

還是那個問題「值得嗎?」——這是個大哉問。

對我而言,以往是的答案是「我不確定」。而現在或許值得了,因為 AI 時代到來。

AI 帶給我的「資訊煩躁感(資訊焦慮)」,讓我感到「必須要做些什麼」應對。

這不是因為資訊量隨 AI 的爆發而再度遽增(我覺得這反而是相對無關緊要的部分),而是「做事的方法」因為 AI 而改變了。

所以,作為渺小的人類,對抗資訊焦慮的「防禦手段」也得跟著升級才行。那麼,什麼才是真正有效的手段?

思來想去,我最終的答案還是——數位斷捨離

內心的平靜

說了那麼多,其實我們所求的,不過就是「內心的平靜」而已。

然而內心的平靜卻也是世上最易失又難得的珍貴體驗,我們只能一步一步靠近。

目前的具體做法

一開始說不會講太多做法,但還是要提一下,才好想像我的數位斷捨離的具體內容。

目前我實踐中的數位斷捨離規則大致如下:

  1. 每天早上 9 點到下午 6 點,不登入 Line 桌面版。
  2. 身體接觸床面時,存取手機不得超過一分鐘!(防止睡前滑手機行為)
  3. 半夜 1 點到早上 6 點,不聽任何多媒體的聲音。
  4. 河濱散步時,不存取、使用手機。(培養發散思維模式)
  5. 少用臉書。

咦?怎麼沒有搭公車、捷運不能用手機那條?本來有的,但太難了,只好暫時捨棄🫡

規則的組成與細節,會一直變動,達到「有效且可持續」的部分,才會漸漸確定下來。

毫無疑問,這會是一個不算短的過程,1 個月是絕對不夠的。因為能堅持 1 個月的事,未必能堅持 3 個月。


結語:3 個月只是開端

1 個月也好,3 個月也罷,它們都只是漫長人生中的一小部分。僅僅在這麼短的時間內達成數位斷捨離,很難帶來本質上的改變。

數位斷捨離的目的不僅僅是在短期內達成某個特定的目標,而是要在局部,永久地建立有別於以往的生活方式。

在開始之前,我們要先嚴肅地認知到:這真的很難——凡是改變都很難。

數位斷捨離是習慣的養成,從更高的角度看,更是一種「價值取捨」。

有些東西——哪怕是好東西——你必須捨棄,才能換得幾分心靈上的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