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comapple.com

昨天寫了這篇〈M2 Pro 版 Mac mini:寫程式最佳選擇!我的心得與選購指南〉後,我發現,我對蘋果 M 系列晶片的讚揚,還遠遠沒有寫夠!

因此,我續寫了這篇,補充我對 M 系列晶片的看法——解釋為什麼我對它的評價如此之高,甚至接近「信仰」的程度。

這不僅僅因為它的高效能、低功耗,更重要的是,它讓我深刻理解到:原來(處理器)世界真的能夠被顛覆

而要充分表達其中的「感動」,還得從採用 Intel 處理器時代的 Mac 說起。


從 Core 系列開始擠牙膏的 Intel

Apple Mac 早期用的是 IBM PowerPC 架構的處理器,但因為效能不足,於 2005 年宣布轉向使用 Intel 處理器。

Intel 從 2006 的 Core 架構開始,與競爭對手 AMD 漸漸拉開了技術差距,造就了其長達 10 年的獨大地位。

同時也開啟了 Intel 長達 10 年的「擠牙膏之旅」——fuxk。

直到 2017 年,AMD 推出了全新的 Ryzen 處理器,重新點燃戰火,才正式打破了 Intel 的絕對優勢地位。

處理器發展的黑暗時代

維基百科是這麼描述中古黑暗時期

歐洲黑暗時代英語Dark AgesDark Age)在編史工作上是指在西歐歷史上,從西羅馬帝國的滅亡到文藝復興開始,一段文化層次下降或者社會崩潰的時期。 在 19 世紀,隨著對中世紀更多的了解,整個時代都被描述成「黑暗」的說法受到了挑戰。

如文中所言,中世紀這段時期,是否真的該稱為「黑暗」時代,容有不同看法。

然而,Intel 獨大的這 10 年,它的壟斷地位對個人電腦發展的影響,就是一片黑暗!

從 Core 1 代到 7 代,每次更新的效能提升幅度,從前期的 10-15%,到後期甚至降到了 10% 以下,真是充分利用了自身的優勢,令人火大。


終於有「誠意」的 8 代

再看維基百科對第 8 代 Core——Coffee Lake——的評價:

Coffee Lake 標誌著個人電腦中處理器核心數的一次大升級,而上一次這樣的升級還是十年前的 Core 2 Duo。這次的升級主要是因為 AMD 的 Ryzen 系列處理器。

平心而論,8 代 Core 的效能提升是有目共睹的——早該如此了好嗎?

和前代 Kaby Lake 相比,效能幾乎翻倍!因為筆電處理器的核心數量,也從雙核升級到了 4 核,所以確實很有感。

導致我曾一度以為,擁有 4 核心處理器的 Macbook,應該接近「完全體」了。因此,在 2020 年,我換了新的 Macbook Air

相關文章:09,我的 Macbook 之旅 + 新的野心

雖然這台 Mac 配備了 Intel 更新的第 10 代 CPU,但因為屬於超低功耗系列,整體效能尚不及採用第 8 代 CPU——i5-8259U——的 13 吋 Macbook Pro。

但考慮它的 Geekbench 多核跑分也有 i5-8259U 跑分的 80% 左右,我還是下定決心換了。

然而事實是:這台 Mac 的效能明顯達不到我的要求——它離「完全體」還很遠!


超新星爆發:Apple Silicon M1 降臨

所謂超新星爆發,實際上是大質量恆星生命週期的終點,而不是開始或誕生的象徵。

但因為爆發產生的亮度極高,能量巨大,當我們談論新事物或新概念時,有時我們會用「超新星爆發」來形容它們帶來的顯著變革和影響。

這種比喻意味著該新事物的出現,伴隨極大的能量和劇烈的變動,且很可能改變現有的狀態和平衡。

2020 年底,專為 Mac 設計的 Apple Silicon 晶片正式發表,它的名字叫 M1

和我原有的 Macbook Air 相比,它的效能是誇張的 3 倍,而續航力竟然也是 3 倍——不可思議。這顯然超越了我們對「進化」的理解——這是「超新星爆發」。


小結:Way to Go

革命不可能常常發生,在 M1 帶給我們如此深刻的印象之後,後續的 M2 自然很難複製同樣的衝擊。

但對我來說,配備 M 系列晶片的 Mac,已經可以稱為「完全體」。

意即,這台機器要用上十年、八年,我相信完全不是問題。這是舊 Intel 時代處理器,所無法帶給我的想望。

這也是為什麼我願意為 M2 Pro Mac mini 加購那麼多「不一定必要」的升級——因為我對它的長期價值,有著相當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