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不需要」所謂的人生管理系統
文章目錄
by Myriam Wares
2024/04/26
:重新潤飾全文,調整部分字句。
在〈使用 Notion 滿 3 年,為何我仍「不推薦」用它來管理你的人生?〉一文與其所屬的「Simple Notion 系列」中,我已用不少幅篇,明確表達我對這類「大而全」生產力系統的隱憂與質疑。
在其它文章中,也有過類似討論:
本文將進行一次「總結式」的整理,重新闡述不用這類系統的三大理由。並提出我認為相對可行的替代方案:局部實現。
本文目錄
- 本文主旨與目標讀者
- 所謂的「人生管理系統」
- 大系統的兩個特徵
- 為什麼不要這麼用
- 3 個「不」的理由
- 一、成本過高:神兵利器的代價
- 二、適得其反:做了更多瑣事
- 三、系統會觸發你「追求完整」的本能
- 完整的悖論
- 舉例:Notion 閱讀管理
- 不必要的欄位
- 再論生產力達人
- 更適合一般人的做法:局部實現
- 用「局部實現」取代人生管理系統
- 結語:接受殘缺與遺憾
本文主旨與目標讀者
本文想表達一個核心看法:
打造大而全的「人生管理系統」,期望它全面提升你的生產力,可能不是一個好主意。
我知道,在這個資訊爆炸、快速變遷的時代,追求生產力幾乎可說是一種「顯學」。
這類系統也許為少部分人帶來了可觀的成就、自我掌控感,甚至是安全感。
因此他們能夠信誓旦旦地告訴你:「相信我!這是一個超棒的方法,而且你也能夠!」
老實說,連我自己都很難完全抗拒「高效、生產力」這類的主題,我想這是所有懷抱著自我期許之人的本能吧!
所以我並不打算阻止你去追求、建立屬於自己的生產力方法論。本文想要提醒的是——這些方法最好不要是「大而全」的那種,而是要能夠做到「取捨」。
不過,人生之難,就難在取捨。
目標讀者
本文目標讀者有二:
- 像我一樣,已經一定程度地追逐過所謂「生產力工作流」的人,卻因此感到失望或懷疑,覺得並沒有從中獲得真正的提升。
- 想提高生產力,還在這條路上摸索,尋找自己適合工具、方法的人。
對於這兩類讀者,我希望通過我的經驗和觀察,提供一個不同於「主流」的視角。
一言以蔽之,我相信對大部分人而言,真正有效的提升並不在於建立一個龐大而複雜的系統。反而一些簡單的做法,往往更有效。
所謂的「人生管理系統」
文章一開始,我們需要對本文中提到的這類「系統」——或者應該稱為「提高生產力的方法論」,做出基本的定義。
從上古時期的 GTD、到現在的 PARA,以至於你在網路上、YouTube 影片中,所看到任何關於建立一套「流程」來組織與管理你的生產力活動(比如工作、學習、寫作),都算。
這些系統、方法論,往往都不打算只解決你一、兩個小問題,而是雄心壯志地宣稱可以改變你的人生。
藉由全方位自我管理,帶給你不同於以往的全新做事思維,讓你從混亂、瞎忙、事情做不完的焦頭爛額中解脫出來。
從此過上「高效、優雅、有目標」的充實生活。
聽起來對我們的人生真的很有幫助呢!☺️
所以我們姑且稱它為「人生管理系統」。
在這個強調終身學習的時代,這類系統也很常以「個人知識管理系統」的形式活躍,從 GTD(把事情做完)到 PARA(整理知識、有效學習),能看出時代的變遷。
大系統的兩個特徵
這些方法論,往往具備兩個特徵,這也是它們可以自稱為「系統」的主要原因。
一、複雜
所謂的複雜,指的是你幾乎很難一看就學會。往往還需要看書、上課,或者看一堆教學影片,才能慢慢領略其中具體的做法與精神。
總之,這個「系統」本身就是一套需要學習的方法。
毫無疑問,在這個自媒體時代,這類系統的「最佳代言人」,就是眾多生產力 KOL。可能是一個 YouTuber,或生產力部落客。
他們會在 YouTube 或自己的部落格上,分享關於「如何建立與使用」這類系統的文章影片。再多一點,則是會有自己的課程或書籍。
二、流程化
除了複雜,這類系統的另一個明顯的特徵——「流程化」。
遵循一定的規則、順序、條件,就像生產線一樣,把知識——或任何其它你需要處理、學習的事物——當作原料,透過一套完整的工具使用流程,讓它們變成「你的東西」,或產出相對應的成果。
想當然爾,這不會是簡單的幾個步驟,而是一整套宏大理論(甚至說是「信仰」可能也不為過),加上各式各樣實踐上的細節、建議所組成。
什麼!GTD、PARA 你都沒聽過?沒關係,因為本文要討論的,不是任何具體的生產力方法,也不是它們究竟有沒有效,而是更高層次的價值觀議題。
為什麼不要這麼用
如「生產力軟體的戰國時代」中所說,上述的系統或方法論,無一例外都是透過某一款筆記軟體(有時甚至是一整套工具)來實現,無論是 Notion 或 Evernote。
這可以理解,畢竟理論終歸是理論,還是需要工具來落實。以前可能是紙筆,但在這個時代,軟體、app 才是我們最常用的工具。
而本文要強調的則是「為什麼不要這麼用」這些軟體——不要在這些軟體之上,或好些軟體之間,建立一個複雜的工作流程。
不要在這些軟體之上,或好些軟體之間,建立一個複雜的工作流程。
3 個「不」的理由
為什麼不?
開頭的 3 篇文章中,都有提到不這麼做的理由,讓我搭配引述,重新為你疏理一番。
歸納起來,主要有下列 3 個理由。
特別提醒:用來落實本文中「系統」的工具,並不限於 Notion,只不過 Notion 可能是最常被使用、提及的工具而已。
一、成本過高:神兵利器的代價
在「維持工作流持續運轉,是個『體力活』」中,我是這麼說的:
很遺憾,對這套「系統」每一天的落實、記錄,大多仍須由你「手動」執行。
儘管網路上有眾多範本可以直接套用。但是,你設計出的工作流,其中最核心的部分,還是只能由你自己手動維護。
而這些手動的功夫,勢必將帶來大量的時間、精力的消耗。系統愈大、愈是精巧,成本就愈高。
我認為對大部分人而言,如此巨大的投入,幾乎很難獲得「相應」的回報。
為什麼?
因為你其實不需要這麼多回報。
大部分時候,產出價值的關鍵在於「把事情做好」,而不是「做好多事情」。
而就我所知,要把一些事情做好,並不需要太複雜的工具或管理技巧。
不過話說回來,如果你的野心更大,想要「把好多事情都做好」,那可能確實需要這類系統。
然而,這樣的想法,也有其背後的隱憂——讓我們看第二個理由。
二、適得其反:做了更多瑣事
時間成本,是採用「人生管理系統」的一大門檻,而且光是需要投入的時間成本,其實就足以勸退一半以上的嘗試者。
其中的理由可想而知:因為太累了嘛!🤣
但是!如果你動力過人、積極實踐,並沒有因為成本而卻步。那第二個理由則是我們更需要關心的。
我在「效率陷阱」中提到:
有時候,這些額外增加的效率(生產力)就像是超商的「第二件 6 折」零食。平時你知道零食不健康,所以不會多買。
但有了這個折扣,我們往往忍不住,買更多——內心還覺得很划算。
正如前述,這些事如果不是「必須的」,那「提高對此事的生產力」,往往只是讓你浪費更多時間,做那些本來就不需要做的事!——就像多吃了一堆零食。
換句話說,如果你真的能「把好多事情都做好」,那你也很可能——且幾乎不可避免地——會增加做「不重要瑣事」的數量與比例。
而這些瑣事對整體產出的價值,當然是「有害」的!
你乍聽可能覺得:「會嗎?事情是否重要,我一直都是了然於心的啊!」
但我想說,現實恐怕沒有這般美好。
接下來的第三個理由,將會論證:我們對事物重要性的判斷,其實不那麼敏感。
三、系統會觸發你「追求完整」的本能
還記得十多年前,超商非常流行的「集點公仔收集」活動嗎?
年輕的讀者可能沒什麼印象,這個熱潮當時真的流行了好幾年才慢慢消退。
仔細想想,為什麼會這麼流行?是因為這些公仔、飾品真的很吸引人嗎?這只是一部分原因。當然,也不乏對特定主題本來就有興趣的愛好者。
但其中一個不容忽視的要素是——我們對於「事物完整性」的本能追求:
而純喫茶則是運用包裝上的瓢蟲元素,推出了一系列不同品種花紋的公仔,不少人也是特別去購買產品來完成收集的目標。
「完成收集目標」意謂著,為什麼收集並不那麼重要,重要的是它必須被完成。
可想而知,對完整性的本能偏好,很可能會讓我們忽略,追求完整究竟是為了什麼?
系統讓人想要「更完整」
那這個本能和「系統」有什麼關係?
系統,特別是那些複雜的「人生管理系統」,它的設計往往很容易激發我們追求完整的本能。
回顧一下我在〈使用 Notion 滿 3 年,為何我仍「不推薦」用它來管理你的人生?〉提過的,那些鼓吹你入坑「人生管理系統」的迷人標語:
- 我用 Notion 高效管理工作與生活,告別瞎忙,重新找回人生主導權。
- 透過 Notion「打造○○系統、輕鬆整合✕✕」,讓我可以一站式管理一切。
- Notion 幫助我實現夢想,完成目標,創造屬於我的美好人生。
就算沒有真的實踐過,我們光看這些宣傳詞,想必也能合理推測:
這樣的系統,勢必要追求一定的完整性,才能夠有效應對不同層面上的各種需求——畢竟它可是要改變你的人生!
結合不同功能模組(在 Notion 中就是許多 database),形成一套完整的「工作流」、「系統」,正是它們主要的設計思路。
完整的悖論
這種大而全的設計思路,讓我們不自覺地想要填滿每一個環節上的空白、講究每一個角落的細節——即使這些細節對我們的整體目標並不重要。
就像那些公仔收集活動一樣,系統觸發了我們對「完整性」的渴望,讓我們陷入了一種錯誤的追求方向——「我要把它們都收集完!」
在大系統中,我們可能花很多時間思考系統本身的設計、優化管理方法,而忽略了真正對我們重要的事情,也就是系統「本來」想達到的目的。
追求完整的本能,再結合複雜的系統設計,最終可能導致我們的生產力「下降」,而非提升。
到頭來,我們花費了太多時間在維護、優化系統,而非利用它來提升我們的生活品質或工作效率。
以上種種,正是我自己曾有過的經驗!不知你是否也似曾相識?
因此,與其說是完整的悖論,或許更適合稱之為——完整的「詛咒」。
舉例:Notion 閱讀管理
我們舉一個典型且普遍的例子來感受一下,「追求完整」導致你花時間在鎖事上,真的比想像中的更容易發生。
「用 Notion 做閱讀書籍的管理」這個需求場景,絕對是一搜尋就一大堆。在 YouTube 上搜尋「Notion 閱讀筆記」之類的關鍵字,能找到的相關影片更是多不勝數。
甚至不用搜尋,Notion 官方已經幫你收集了大量用戶提供的模板,供你直接套用:
並不是說,用 Notion 整理自己的閱讀清單、筆記有什麼問題——這絕對是好事。
但如果你有過類似的嘗試,嘗試用 Notion database 管理自己的閱讀清單。應該很容易發現,這個過程一不小心就可能會「走火入魔」。
一開始是書名、作者這類基本欄位,但隨著這個「系統」愈來感完整,你會很想要為它加入更多「點綴式」的資訊欄位,包括一些與排版設計有關的元素,比如封面、icon、顏色等等。
不必要的欄位
簡言之,基於一種「完整記錄」的偏好,你可能會增加一些實際上沒多少用處,但會「讓人感覺很好、很完整」的欄位。
這些欄位在 Notion 閱讀管理資料庫中經常出現,但它們更多是為了追求「完整性」,而非實際的閱讀效益而設計,比如:
- 書籍封面圖片:封面圖片可以讓整個資料庫看起來更生動,但對於實際的閱讀和理解並沒有太大幫助。
- 購買、借閱、開始、完成日期:記錄對這本書相關行動的時間點。
- 出版資訊:包括出版社、出版年份等。
- 多重標籤系統:例如創建多個標籤來分類書籍的主題、風格、情緒等,這增加了管理的複雜性,實際上的用處有限——不過確實讓人感覺很好XD
- 閱讀狀態:例如「想讀」、「正在讀」、「已讀」等狀態,這一定程度上有助於組織,但太複雜則會變成負擔,比如狀態有 5、6 種之多。
- 引用和摘錄:對書中的特定段落或引言進行詳細記錄。我知道很多人喜歡!我也喜歡。對於學術工作或深入研究比較有用,但對於一般閱讀者而言,很可能只是增加了不必要的工作量。
這些欄位雖然可以讓你的閱讀資料庫看起來很全面,但實際上,對提升閱讀體驗或增進理解往往沒有太大幫助(甚至可以說毫無關係)。反而讓你花費更多時間在製作、管理這些數據——而非真正的閱讀、思考。
讀書本來沒那麼複雜,不外乎明白一些事,然後有所行動。但工具可能讓它變得複雜,而「系統」更是如此。
工具可能讓閱讀變得複雜,而系統更是如此
最壞的情況是,我們被這些強大系統所吞噬,淪為「為系統工作」的人,而非利用系統的人。
當然,上述只是最壞情況,而且情況總是在變動,不能一概而論。
但話說回來,那些知名的生產力達人,他們好像並沒有這樣的困擾?
確實,因為這些人是「凌駕於系統之上」的人。
下一段我們要討論,這類人和一般人,究竟有什麼不同。
再論生產力達人
下面舉例的瓦基和電腦玩物,都是我認為「健康」的生產力達人。以他們為例,有助於我們理解「生產力達人」的特質,以及為什麼——你可能無法成為他們。
在「你是哪一種人?」中,我使用了「生產力狂魔」一詞來形容那些擁有強大生產力且能持續貫徹的人:
你得承認,有些人就是紀律良好且生產力過人,一樣時間他們能產出數倍成果,且品質有保證。比如閱讀前哨站站長「瓦基」,在台積電當工程師時,他能利用下班時間完成大量書籍閱讀與心得輸出,週而復始,筆耕不綴,進而實踐了自己的志業。
這裡改用「生產力達人」這個詞彙,更加中性。
上述的瓦基,或我們熟悉的電腦玩物站長,他們都擁有驚人的生產力,更可貴的是——持續產出的能力。
我相信,他們不太會受困於系統,因為:
這樣的人有著很強的自我調節能力,能持續地調整自己的行為,讓自己不斷進步——近乎本能。
相比於一般人,他們擁有「更遠大的目標」,他們是「利用系統」的人。
不過,我同時也相信,這樣的人,只是少數。
沒錯,我真心認為,這樣的人只是少數,而且只會是少數。
生產力達人終究只是少數
生產力達人當然不是天生的,但也是經過不斷自我追求、精煉而成。(不然這世界也太不公平😂)
我認為,這種不斷追求生產力的動力與本能——很大程度是天生的。
這是一種非常強烈的價值觀偏好。
對我們這些普通人來說,要達到生產力達人的輸出量,肯定相當困難,但並非不可能。然而,如果要「持續」為之,沒有一定的動力與本能,恐怕還是不行的。
大部分人對生產力的渴求,並沒有那麼強烈。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更實用、更適合自己的管理方法,而非盲目追求那些「強大」的系統。
畢竟,最有效的生產力提升方法,應該是能幫助我們專注於真正重要的事情,而不是讓我們陷入無止境的系統維護、資訊收集和管理壓力中。
更適合一般人的做法:局部實現
絕對有人需要大系統,而且能利用它們做的很好。只不過,大部分人如果也想按照相同的方式來提升生產力,基於上述三大理由,恐怕將適得其反。
因此,我相信,對大多數人來說,一個更現實且可行的方法是「局部實現」。
局部實現:不完整,但更有效
局部實現,是一種心法或價值觀,說穿了沒什麼,就是「緊扣著需求尋找並選定方法,需要多少才投入多少」。
更具體地說,它有兩大核心內涵。
一、方法改進宜適可而止
如果當前方法已能做出 80 分成果,一定程度滿足需求了,就不要再繼續追尋「更有效方法」——宜適可而止。
必須強調,這裡不是指結果一律只追求 80 分就好。
而是,如果結果已經有 80 分,但你想要進一步提升,建議不要試圖從「手段、方法」上去改進。更不需要去建立一個複雜的系統。
無論什麼系統,對於已有 80 分的產出結果,很可能已不構成影響。再從方法上改進,企圖更進一步提升產出品質,往往只是緣木求魚。
二、分別而非整體:謹慎關聯
「系統」二字最讓我害怕的,就是它隱約暗示著系統的各個元件之間,存在著巧妙的「關聯」,所以它們能共同組合成一個「工作流」。
我的建議是:謹慎關聯。
可以的話,不要關聯,因為所有關聯都是有「代價」的。
再用 Notion 舉例,Notion 的資料庫關聯,無疑是強大的功能,但真的不宜濫用。
何謂濫用?那就是本來一個 db 就能完成的需求,因為可以「關聯」,所以你決定把它拆成兩個甚至更多 db 來做,因為這樣更條理分明,也更有「組合後的整體美感」——我就幹過這種事!而且還不止一次。
最後我往往還是把 db 砍到剩 1 個。因為實在太煩了。
相關內容:
對關聯的渴望
為什麼總是忍不住想要關聯呢?
我想你也看出來了,對「關聯」的渴望,正是「追求完整」的本能所致——我們很喜歡事物「看起來像是一個整體」,更甚於它們只是一堆零散的部分。
所以必須把它們關聯起來。
追求完整往往帶來不必要的複雜,而「關聯」正是複雜小惡魔們誕生的溫床😈
在我看來,對付複雜的最佳思維就是:各個擊破就好——不關聯,不整體。方法簡單、有效,能「恰如其分」解決問題,就是足夠好的方法。
當然,這會破壞一個大系統的「美感與整體感」,使之不再完整。
對,我就是要破懷這樣的美感。
因為這種美感,正是讓我們「感覺良好」的來源,卻也是陷入困境的開端。
用「局部實現」取代人生管理系統
接下來以我自己為例,聊聊更多「局部實現」的具體實作。
我目前的主力筆記軟體包括了 Notion 與 Logseq。說真的,這兩款軟體,都能創造出非常複雜的系統——它們在功能上皆強大而靈活。
但無論 Notion 還是 Logseq,「局部實現」策略都是可行的。
這意味著你可以在這些平台上建立特定的、專注於某一個或幾個目標的小流程,而不是一個涵蓋所有事情的龐大系統。
我在 Notion 的局部實現
Notion 中,我目前有在用的,只有一個 database。用來管理我的寫作(主要)與個人 side project。
Notion 寫作管理看板
Notion 的簡易看板對我來說完全夠用,我不需要 Trello 這類更專業的專案管理軟體。
附帶一提,如果你有更加專業的「看板」需求,尤其是工作上的專案管理,千萬不要用 Notion,會很痛苦。
我怎麼知道?望向工作上的 Notion 看板……🥲
關於這個看板與 Notion 寫作,可參考:
- 靠「看板」吧!(臉書貼文,講述該看板誕生緣由)
- Notion + VS Code:我的 Markdown 寫作工作流(講述我用 Notion 寫作部分,而且已經融入上述看板了)
沒了,我主要就用 Notion 管理與進行「寫作」這一件事而已。
我以前也把很多事塞進 Notion,但我發現它能勝任的部分不多。很多事它都能做,但做的不是特別好——尤其是學習。
現在這樣的 Notion 用法,讓我非常喜歡且滿意。而設計上述看板需花多久的時間呢?應該不到半小時。
使用看板的過程中,我嘗試過上述的「把一個資料庫拆成兩個,再互相關聯」,但始終沒有成功。(前後還試了兩次!😱)
用了一個月左右,我發現這樣簡單的看板,效果竟超乎想像的好——我的「發文紀律」明顯提升了!
既然如此,這方法已經足夠,依「局部實現」思維,我也該適可而止了。
我在 Logseq 的局部實現
前面提到,Notion 對我的學習效果不是很好。
但我做筆記,最大的訴求就是學習,尤其是學習程式。所以我後來改用了 Logseq。
把學習用筆記軟體從 Notion 換成 Logseq 的具體緣由,我會再另篇討論。
而我現在用 Logseq 的學習方式,也很簡單:
- 用 Logseq 寫學習筆記。大部分是程式相關,記錄實作時的踩坑經驗、重要知識、歸納與心得。認真寫筆記,對我幫助很大,可參考這篇臉書貼文。
- 把上述筆記做成閃卡,按時複習。卡片的具體模樣,可參考這篇臉書貼文。
容我引用第二篇中的一段:
程式開發時勤做筆記,把筆記切成一張張閃卡(flashcard),每天複習一些卡片。不用多,10-20 張就夠了
對我而言,是不錯的學習方式(我以前還很不以為然呢 XD)
經實測,它有助於我於更靈活運用這些開發知識。簡言之,我比以前「更容易想起」實作上要注意的細節,與其中的原理——因為我踩過這些坑、做了筆記,然後用閃卡複習
Logseq 對我當然還有別的重要使用方式,比如記錄我的晚餐與當次用餐心得!但主要的大目標,就只有學習。
我從來不覺得自己正在使用什麼「系統」。
我覺得,筆記就只是筆記而已。
局部實現更可能讓工具為你所用,而不是被系統束縛
上述這些方法,說真的,都滿「平淡」的。我也不知道怎麼樣才能把它們寫得更 fancy 一點——可能是因為我沒有「系統」可言。
採用「局部實現」思維,意味著你可以選擇最適合當前需求的工具和方法,從而使工具真正為你所用。因為這些方法都比較「小」,要用不用,皆操之在己。
雖然系統提倡者們都不約而同地宣稱:精緻而完善的系統,能使人找回生活的主導權!(此時文案旁通常還要搭配一則漂亮的圖表,讓你感受「系統的整體之美」)
但我不這麼看。
我認為,相比於大系統,使用小方法的局部實現,更容易讓我專注於事物的本質,而非被系統所束縛。
回想一下,學習所謂「人生管理系統」的過程中,你是否曾有過這樣的自我懷疑:
我覺得這東西真的很棒!但是我「不夠認真」,所以還用不好。
相信我——
那很可能不是你的問題。
我誠摯認為,不值得再花費時間精力去折騰那些「看起來很棒,但實際效果極其有限」的系統、功能、模組。比如上述「不必要的欄位」。
人生苦短,你完全可以把精力集中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直接提高結果的品質。
結語:接受殘缺與遺憾
我本來想要使用「擁抱」這個詞,但這詞常常被濫用在一些心靈雞湯中,情感上也不是非常協調。
因為殘缺或遺憾,都不是我們喜歡的東西(我們喜歡完整),要「擁抱」它們,本身就已違反人性——太虛假。
而「接受」一詞則更貼切些,帶有幾分不捨,與幾分坦然,很適合。
我相信,我們面對「大系統」的心態,也是如此。
「完整性」的誘惑
前面講的我自己的局部實現案例,可以說,沒什麼特別之處,任何人都能做到。
不過連我自己在這個過程中,都還是很容易受到「完整性」的誘惑。
我可是寫了這篇七千字長文,不斷提醒你要小心「完整性誘惑」的作者,但我自己還是會受到誘惑。只能說,本能的力量,真的很強大。
當然我並非「系統愛好者」,所以不太可能被誘惑到去建立一個完整的系統。但不得不承認,我也常常很想要去「優化方法」。
在此,我想要再次告訴你——也提醒我自己:「方法真的沒那麼重要。」
大系統、工作流,真正讓人著迷的,往往是這些系統「本身」,而非其產出的結果。
人生管理系統就像一座壯麗的城堡,它的外觀、內部設計、各個房間的佈置,無不讓人陶醉其中。但這座城堡的主人——也就是你——卻未必快樂。
畫框與畫作
就像畫框與畫的關係,我們被精緻的畫框所吸引,甚至忘記了畫框的存在目的,是為了襯托畫作。
當然,話說回來,沒有方法確實不妥,但方法的改進,應適可而止。
上述看板就是很好的例子,它實在很簡單,簡單到不值一提,但對我寫作紀律的提升,大概從 0 分提高到了 60 分。
我還要繼續改進這個看板嗎?或許可以,或許不必。
寫文章並不是我的工作,如果能擁有 60 分的寫作紀律,且能夠持續保持,那我已相當自豪。這意味著我的「寫作畫框」已經足夠好了。
殘缺與遺憾
我認為,保持方法的殘缺與遺憾,是一種「高明的妥協」。
小方法比大系統更容易掌握,更可能讓我們專注於「畫作」本身。
接受殘缺並不意味著放棄進步,而是在進步的過程中,試著學會區分:哪些只是手段,而哪些才是本質。
手段可以殘缺。唯有本質的完整,才值得我們一心追求——至死方休。
擺脫對系統的「依賴」後,甚至會發現,我們的生產力其實已經有了顯著的提升。這樣的提升,來自於我們對「自身局限」的理解和接受。
這種心態的轉變,不僅提高了生產力,更重要的是:減少了不必要的壓力和焦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