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Denis Yudinby Denis Yudin

今年 8 月下旬,我起心動念想要再度開始學英文。於是就思索著:學英文嘛!背單字還是不可少——我需要一個背單字的工具。

經過一番搜尋與做功課,我決定選擇「卡片盒筆記法」的代表性 app 之一:Logseq。類似的替代方案還有 Roam ResearchObsidianHeptabase 等等。

本文目錄

  1. 本文主旨與系列簡介
  2. 前言:卡片盒筆記法
  3. 元素化與連結導向
  4. 筆記思維與想像力
  5. 閃卡的兩個賣點
  6. Why not Anki?
  7. 為何選擇 Logseq?——文件式 vs 清單式
  8. 文件與清單的主要區別
  9. 清單的優勢與劣勢
  10. Logseq 滿一個月心得
  11. 一、筆記的樂趣
  12. 二、去中心化筆記
  13. 三、日誌的力量
  14. 當日誌不只是日誌
  15. 結語:冉冉升起的新星

本文主旨與系列簡介

這篇文章主要介紹我選擇的動機與考量,與一個多月下來,Logseq 帶給我的整體感受以及心得。文中先不會涉及 Logseq 或卡片筆記的細節,僅從個人角度出發,探討這個軟體以及卡片筆記(卡片盒筆記法),可能為你帶來的改變

先說結論:我已經非常確信,Logseq 勢必將成為我的筆記工具主力。並一定程度取代目前 Notion 在我日常筆記——即記錄與學習——中的地位。

就像我在〈使用 Notion 滿 3 年,為何我仍「不推薦」用它來管理你的人生?〉文末提到的,相對於傳統的筆記方式,卡片筆記與 Logseq 無疑是「另一種鼓聲」。

鑑於 Logseq 如此讓我愛不釋手,由衷希望可以讓更多人知曉它作為優秀卡片筆記軟體的特色與價值

因此我寫了這個系列,帶你認識 Logseq 最基本的使用方式(雙向連結、日誌),實踐我所謂的「卡片筆記精神」。

系列:Logseq 核心三部曲

  1. Logseq 心得:一顆冉冉升起的「卡片筆記」新星
  2. Logseq 教學:善用標籤與雙向連結,輕鬆實現「去中心化」筆記(未發表)
  3. Logseq Journal:日誌的力量,與我的使用之道(未發表)

前言:卡片盒筆記法

由德國社會學家魯曼(Niklas Luhmann)發明的卡片盒筆記法,已愈來愈為人知悉,我則是今年上半年在瓦基的文章中第一次看到這個方法。

不過,就我使用 Logseq 一個多月的感想,即使你從未看過《卡片盒筆記》一書,也能用好它,書籍提供的只是一種使用卡片筆記的「方向」。

儘管我們必須承認,書中所講的卡片筆記觀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而且這些卡片筆記軟體的誕生,也多半受到本書內容的啟發——也只是啟發。

意即,想用好這些軟體,你不需要精通卡片盒筆記法的內涵。但至少要理解卡片筆記的「精神」。

卡片筆記精神——兩個原則

魯曼是上個世紀的人,原始的卡片盒筆記法使用的是紙與筆,這套方法若要重新適用於現代,必然會有一定程度的演化

而「資訊與軟體化」正是必經之路。所以,與其說卡片盒筆記法是一套筆記「方法」,從現在的角度看,它反而更像是一種「筆記精神(思維、概念、心法)」。

這樣的精神並不是一個單純的信仰,而是有具體的指導原則

我們在使用這些卡片筆記軟體的時候,仍需要了解這些原則,順勢而為,才容易感受到卡片筆記與 Logseq 的強大之處。

放心,我所謂的「原則」,可以非常簡單,簡單到只剩下兩個

元素化與連結導向

在我看來,卡片筆記的兩個主要原則,是元素化連結導向

一、元素化

每一則筆記的範圍都不要太大、內容不要太多,且盡可能都有一個——也「只有」一個——核心論述

這當然是一種理想,就像寫程式,你常聽到「單一責任原則」,這並不是一個強制性的規範,而是一種指導原則

還有經典的「一個函式只做一件事」,都是為了降低複雜度,讓程式碼更容易維護

卡片筆記也是如此,元素化的筆記,可以讓你更容易維護,也更容易擴展。講到擴展,我們就不得不提到,用好卡片筆記的第二個關鍵——連結

二、連結導向

正因為每張卡片的內容不多,所以我們需要透過連結,有效串連一張又一張的卡片,將它們組合成一個知識體系——相當於許多點(卡片、知識)透過線(連結)進而串連成一個面(知識體系)——這或許是應用卡片筆記的最佳範式(Paradigm

換句話說,卡片筆記的思路呈現,常常是基於「特定的主題、視角」,透過連結一張又一張「相互關聯」的卡片,展開成一個屬於自己的知識體系

筆記思維與想像力

儘管卡片筆記真的很簡單,想用得順手卻也沒那麼容易。

你需要的不是特定筆記工具方法細節的了解,甚至也不必看書。而是必須動用你的筆記思維、歸納能力與想像力——這是對卡片筆記的「戰略層級」理解。

否則在你嘗試過卡片筆記 app 後,恐怕反而會覺得:「我還不如用傳統筆記軟體!」——這正是我第一次使用 Obsidian 時所面臨的困境

當然,我明白,像「筆記思維與想像力」這樣的描述,未免還是太過空泛。

關於透過 Logseq 實踐卡片盒筆記法的具體內容,我會在系列的下一篇開始介紹,並融入我個人的看法、理解,與經驗。力求刪減不必要的細節,有效降低門檻。

無論如何,這裡想先表達的是——你不一定要看書,但必須在使用卡片筆記軟體時稍加思考:「這樣的應用方式是否合宜?是否符合了元素化與連結導向原則?」,才能真正用好卡片筆記。

事實上,任何筆記軟體要用得順手,總離不開「有意識的」場景思考筆記思維,而使用 Logseq 時,我們需要放在心上的,則是「卡片筆記精神」,如此而已。

關於筆記「心法」部分,不知不覺已說得太多——這也是學習卡片筆記的為難之處。


承接開場的需求情境,第二部分讓我們從「背單字的工具」開始講起。

附帶一提,若你對下面提到的「間隔重複」與「Anki 軟體」這兩個主題感興趣,推薦你看這篇〈用科技打造記憶吐司〉以了解更多。

本文受限於主軸與篇幅,對二者只能簡要提及。

閃卡的兩個賣點

一開始是為了重新學英文,學英文就想到背單字,背單字就想到我以前用過的 Anki,它是一種「閃卡」(Flash Card,譯作閃卡、抽認卡)軟體。

中學學英文時,就有人是這樣背單字的:準備一張張小卡片,正面寫上單字,背面寫下單字的例句與解釋。

這樣的學習法適用於各種「方便切成小單位」的知識主題,其中「背單字」無疑是最具代表性的例子。所以我們往往一提到閃卡,就想到背單字。

這裡的關鍵是「方便」二字,只要你願意,任何複雜學問都能被切成小單位。但若拆解耗費的心力太大,則不值得。而單字本身即帶有元素特性,所以特別適合。

在我看來,會選用「閃卡」這種方式學習,主要著眼於它的兩個賣點

一、元素化學習

把一個複雜的概念體系(比如民法債編中的「物之瑕疵擔保與不完全給付之競合」),拆解成一個個小型的知識元素,再一一牢記、逐個擊破,這點和卡片筆記不謀而合。

而閃卡則是用來放置這些元素的「容器」,方便你隨時取用、學習。

元素化學習的最大優勢,就是去除上下文(context),所以能隨時上手、立刻複習,不必辛苦回想所處的知識背景,且學習主要集中在「記憶」,方向上相對單純。

然而,如前所述,「拆解複雜概念」本身並不輕鬆,且未必所有的知識都能如此操作。但總的來說,把大學習目標拆分為小學習任務,仍是一個值得借鑑的方向。

二、間隔複習(Spaced repetition

我認為這才是閃卡的最大優勢,也是我願意使用它的理由。間隔複習(或稱間隔重複)是一個公認相對有效的學習方式(至少就學習的記憶而言),但我覺得它的「困境」也很明顯——它並不容易實踐。

儘管「間隔複習」聽起來很棒,但現實是骨感的,你往往很難真的為不同學習內容,特地安排不同的間隔複習頻率——在熟悉時下降複習頻率、在陌生時又加以提升。

而閃卡軟體搭配卡片,正是極少數能輕鬆實踐「間隔複習」的方式。

Why not Anki?

Anki 正是這類閃卡軟體的典型代表,存在已久,累積了一定的名氣,網路上也可以找到不少的社群資源(讓你下載別人做好的卡片內容),稱得上是閃卡軟體的代名詞

那我為什麼不選它?理由有三:

  1. 局限性:只能用來製作閃卡,沒有其它用途。以應用範圍而言,有點太過狹窄,除非你有大量的閃卡需要複習,才算值得。
  2. 它很複雜!Anki 的目標是「做好間隔複習」,這是一個簡單的訴求。但它的設定細節實在太多了,且界面不夠直覺,讓我覺得很難上手。
  3. 桌面版界面陽春:Anki 的桌面或 Web 版界面,我覺得都太過陽春,讓人看了不是很想用。我用過一陣子,但最後還是放棄了。

講這麼多,簡言之就是:Anki 的應用範圍太小了,但學習曲線卻十分陡峭。使用體驗也一般般,讓人提不起興趣。

後來我發現,很多卡片筆記軟體都有附帶閃卡功能。這不難理解,畢竟它們本來就是「卡片」筆記軟體,把卡片加上「間隔複習」特性,這不就是閃卡了!

然而畢竟不是專門的「閃卡間隔複習」軟體,所以功能上沒有 Anki 那般完整,但對我而言已經足夠——甚至是好事。

最後我選擇了附有閃卡功能的 Logseq。


為何選擇 Logseq?——文件式 vs 清單式

進入本文第三部分。

我要介紹一下當前主流的卡片筆記軟體,以及我對它們的分類:文件式 vs 清單式

小提醒:這僅是我個人的區分方式,但有其重要理由,下面會提及。

文件式

所謂的文件式,指的是每一則筆記的頁面呈現,為一個 Markdown 文件頁面。

文件式卡片筆記軟體的代表有:

清單式

清單式(又稱為「大綱式」),本質上仍為 Markdown 文件,但所有頁面內容、段落都會強制以「無序清單」來呈現,實際畫面可參考下圖:

Logseq 筆記:所有內容都是「清單項目」Logseq 筆記:所有內容都是「清單項目」

清單式卡片筆記軟體的代表有:

  • Roam Research:引領「雙向連結」風潮的開創者,也是目前最知名的卡片筆記軟體。主要被垢病的缺點為:很貴XD!——月費 15 美元或年費 165 美元。
  • Logseq:嫌 Roam 太貴了?沒關係,你現在有了免費且為開源軟體的 Logseq。它的界面你乍看可能會覺得:「這不就是山寨版的 Roam?」,但實際使用後,你會發現它的功能與體驗都不輸 Roam,甚至有些方面更勝一籌。

卡片筆記軟體當然不止這些,我只是在「付費與免費、文件與清單式」的交叉組合中,各舉了一個我所知道的代表性產品,供讀者作為入坑的參考。

文件與清單的主要區別

為何以文件及清單作為卡片筆記軟體的分類?因為我認為,兩者在頁面呈現上的區別,將會大大影響你的使用體驗——甚至使用方式

以致於在我看來,文件和清單式的卡片筆記軟體,幾乎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工具!這樣說或許稍嫌誇張,不過作為卡片筆記的新手,選擇其中一種自己偏好的呈現方式,再開始上手,是不容小覷的一步。

小試 Obsidian

以我自己為例,一年前就短暫嘗試過文件式的 Obsidian,那時的我還不知道卡片筆記為何物,但因為 Roam Research 的大紅,讓我不得不注意到,這類以「雙向連結」為主要賣點的新型態筆型軟體。

在使用過幾天 Obsidian 後,我覺得非常無感,可能那時還太欠缺卡片筆記思維了——我還是以傳統筆記軟體的使用思路在看待這些新工具。

也可能是——我確實比較不愛文件式的呈現!

這部分 Notion 就好很多,它雖然也是文件式,但因為是以區塊(block)為單位,所以自由度頗高,尤其是 Code Block 區塊,可謂深得我心。

我選擇 Logseq

有了 Obsidian 的經驗,在開始使用 Logseq 之前,我不敢抱持太多期待,只打算把它當作一個閃卡軟體來用,沒想到一用就上癮了!

足見,Obsidian 和 Logseq 雖然都是卡片筆記軟體,但文件與清單式在呈現上的差異,卻能夠帶來很不同的使用體驗。(僅屬個人觀點)

從官方這張示意圖可看出,Logseq 的「UI」深受 Roam Research 和 WorkFlowy 的影響,這也是我選擇它的重要理由——我要清單體!

github.com/logseq/logseqgithub.com/logseq/logseq

清單的優勢與劣勢

前面已經大篇幅討論了「卡片」,現在又不斷提到「清單」,這是為何?

因為 Logseq 正是上述兩者的優秀結合,也是它讓我愛不釋手的根本原因。

因此,要了解 Logseq 的強大,我就必須先介紹一下「清單」的優勢與劣勢

為避免篇幅過載,這部分已獨立成下列 2 篇,請參閱:

整體而言,我認為在 80% 的場景中,清單式都優於文件式。所以才會說,哪怕同樣的內容只是以不同的樣式(清單 vs 文件)呈現。

對我而言,已屬截然不同的「兩種」筆記工具。


Logseq 滿一個月心得

介紹完卡片筆記,並解釋了「清單」對我的重要性,現在我們終於要進入正題——為何我選擇了 Logseq

進入 Logseq 心得前,你可能會好奇:Logseq 怎麼念,它的意思為何?

It’s pronounced “log-seek”. “Log” for “logbook” and “seq” for “sequence”.

從這則官方的 FAQ 可知:Logseq 讀作「log-seek」,是「航海日誌(logbook)」與「序列(sequence)」的合成詞。

至於為何如此命名,官方並沒有給出明確的解釋。我對「序列」解讀為:一連串相同主題的卡片筆記;而「日誌」的內涵,可參考下方「日誌的力量」。

或者你可以簡單理解為:Logseq 就是「一連串的日誌」,也未嘗不可。

在了解 Logseq 的基本意涵後,接下來才是重頭戲。

我會分享 3 個使用 Logseq 的關鍵心得,尤其著眼於「和我以往用過的傳統筆記工具相比」(主要為 Evernote、Notion、Bear、Workflowy),它帶給我的「衝擊」

這也是為何我願意相信——Logseq 與卡片筆記,將會是我未來的筆記主力

一、筆記的樂趣

究竟怎麼樣的筆記軟體,才稱得上是「好的」筆記軟體?

換作以前的我,可能會說:「讓我有效記錄學習材料內容,方便隨時複習的軟體,就是好的軟體。」

這樣的說法固然有一定道理,但在使用 Logseq 一個月後,我對這個問題有了更加簡潔而明確的回答——會讓你在做筆記時覺得愉快、像在玩遊戲一般的筆記軟體。

換句話說,判斷筆記工具是否適合我、判斷自己是否有「善用」這些工具的共同指標,我認為是——是否從中感受到「樂趣」,而非「壓力」。

這可不是隨便說說,也並非只有我一個人這樣想而已,閱讀前哨站的瓦基——他使用 Heptabase——就曾在這篇〈正確使用卡片盒筆記法(Zettelkasten)的六個關鍵步驟〉中表示:

最近這一個月以來,我的文章都是使用卡片盒筆記法搭配 Heptabase 來撰寫,這也是我頭一次感覺到:寫筆記和文章的過程,可以是一種好玩的體驗(playful experience)。這種感受有別於以往枯燥的「書寫」過程,它是一種更接近於「遊玩」的本質。

對此我深有同感。如果你也曾經或正在享受這種「筆記的樂趣」,那無疑是遇到「對」的工具了。

二、去中心化筆記

去中心化」一詞往往出現在區塊鏈的世界。但仔細想想,筆記又何嘗不是如此?簡潔如 Bear、複雜如 Notion,雖然兩者看起來大不相同,但其實它們都很中心化

相關文章:Evernote 最佳替代方案——筆記軟體 Bear 2 升級心得

筆記的中心化,意思是說,使用時往往需要你先建立一套筆記架構,就像你的電腦中有各種檔案、資料夾,它們呈現一個由上而下的樹狀關係。做筆記時,你也常常需要預先為新的內容進行基本的「分類」。

分類——中心化的「束縛」

分類是一件令人頭痛的事,尤其在你還無法摸清楚當前事物該如何分類之際,感覺自己正事(筆記本身)都還沒做,就已深陷在「架構上的束縛」。

別忘了,事物本身可沒有什麼分類,所有分類都是人的主觀選擇

這些筆記架構與分類,固然讓你的筆記層次分明、井井有條,卻也常常成為我們寫筆記過程中的「跘腳石」,讓人煩不勝煩。

至此,你可能不禁想問:

卡片筆記難道就不用分類嗎?它的「去中心化」究竟該如何解釋?

實則,卡片筆記也常常需要「上標籤」,這當然是一種分類。

無固定中心的游擊隊

我所謂卡片筆記的「去中心化」,並不是指它毫無架構或不必分類,而是它——沒有固定的筆記架構,所以也沒有「固定的中心」可言。

這就是 Logseq 相較上述傳統筆記軟體獨特之處——只要你願意,每個視角或主題,都可以是一個「臨時的中心」。就像一支快速、有效的游擊隊,能基於不同任務導向,即時調整自身的成員與隊形

這種「隨不同主題切換視角」的巨大彈性,是傳統筆記軟體所無法比擬的。

系列的下一篇文章,將會以具體的情境——「用筆記來改善『晚餐吃什麼?』選擇苦惱綜合症」——實踐上述「隨主題切換視角」操作,讓你也能親身體驗這種巨大彈性帶來的魅力與效率,敬請期待。

三、日誌的力量

你是否看過一些書,書中建議你要寫「感恩日記」,你覺得這個想法很不錯!摩拳擦掌打算好好實踐一波——然後試沒幾天就放棄了🐸

誘因不足

這不是你的錯,之所以無法持續,其根本的原因多半在於:這類日記常常是「為記錄而記錄」,對你而言,實際的意義與背後的動機,都明顯不足

當感恩只是形式,做不下去才屬正常。

寫日記固然是個好習慣,但如果沒有足夠的誘因(動機),我們該如何堅持?換言之,如果我的日記只是單純的流水帳,寫完就算了,也許很久以後才會想起,甚至根本不曾回顧,那寫這些日記的意義何在?

相反地,如果日記需要定期主動回顧才能發揮其價值,那我因為工作太忙,或基於人的惰性,常常懶得或忘記回顧,是不是就不適合寫日記?

這是一個大哉問。

日誌(Journal)系統

同閃卡功能,部分雙向連結筆記軟體,更有所謂的「日誌(Journal)」系統,其特色在於每天自動產生一份空白日誌供你填寫,省去你天天「手動新增」的麻煩。

而且,在卡片筆記軟體中——尤其是 Logseq——日誌可不只是日誌。

為什麼對寫日記總是很難堅持超過一星期的我,卻能每天寫日誌至今?

很簡單,因為日誌中的每一項內容,都不再只是單純的記錄——日誌就是筆記!日誌就像你所有筆記的「共同時間軸」。

2022-10-06 日誌內容2022-10-06 日誌內容

你可以在日誌中記錄心情、寫下想感謝的人事物、整理學習的重點,以至於任何突然的想法與靈感。每一件事、每一則筆記,都可以是日誌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藉由卡片筆記間的雙向連結功能,它們都不再只是單純的記錄

當日誌不只是日誌

日誌的內容不是單純的記錄,它們更像每天都在各自成長的主題元素。不是靜靜地躺在你的日誌簿裡,而是隨著一篇篇新日誌,日復一日地萌芽、茁壯。

當然,也有一些靈光一閃的想法、隨手寫下的筆記,不一定會有後續發展,或最終確認不可行。這些成員們,也能在日誌裡「安息」。

別擔心!雖說是安息,但這些想法、靈感並未真的逝去,只是暫時睡著了,且無限期地等待著未來的你——透過雙向連結——重新喚醒

卡片與它們的基地

如同前面把「以不同角度檢視主題」比喻為身負不同任務的臨時游擊隊,那日誌就是所有游擊隊員的共同基地。這裡只提供基本的補給,讓每一個隊員——即每一則筆記——都至少能有一個簡單的歸宿(即筆記時間軸),而不一定要分類

有了這樣的環境,寫日記變成一種輕巧有趣的活動,主動回顧不再是義務,而是每天都可能自然發生的事——任何一天的任何一段內容,都有機會在未來或當下的別處被連結(回顧),同時讓人有一種組合樂高積木的滿足感

因此,日誌不只是日誌,更是所有筆記、發想的入口與起源

記錄這些點點滴滴,對我而言,無論是心靈還是實際層面,都有其現在未來價值,因此寫作「誘因」很強。這就是我心中,不流於形式的日記(日誌)寫作。

總歸一句:「我願意。


結語:冉冉升起的新星

平心而論,本篇提到的 4 款卡片筆記軟體,Logseq 在台灣仍屬相對默默無名。甚至,哪怕是其中人氣最高的 Roam Research,其知名度恐怕也遠遠不及傳統筆記軟體,如 Evernote、Notion。

究其原因,除了這些軟體都還剛「出生」不久(都是 2020 年後才有),卡片盒筆記法的推廣與普及,也是影響它們能見度的重要指標——兩者相輔相成,有一定程度的相互依賴關係。

卡片筆記的困境

雖然一開始就提到,卡片筆記軟體並「不等於」卡片盒筆記法,想要用好它們,也無須完全知曉卡片盒筆記法內涵。

但有一個事實我們難以否認:如果不抱持著「卡片筆記思維」——即元素化、連結導向——來使用這些軟體,你很可能會感覺到:它們「好像」沒什麼特別之處?甚至還不如傳統筆記軟體來得直觀!

我想,這或許就是卡片筆記軟體在推廣與普及上的「最大困境」——對使用者筆記思維的要求特別高。這困境若無法改善,卡片筆記可能永遠只是一小眾愛好者陽春白雪,對一般人而言,始終太過深奧且難親近。

而這個系列的目標,就要是降低其中的門檻、改善卡片筆記「曲高和寡」的困境。

冉冉升起的新星

我相信,卡片筆記這種以「卡片 + 連結」為核心的筆記方式,會是未來的主流之一。

卡片具有「原子性」,可以輕鬆實現筆記的「去中心化」,省得一開始就要苦惱傳統筆記常見的「流程、組織、結構、分類」等——這些屬於複雜系統必要之惡

連結又能把一部分「相關的卡片」聚集在一起,交互作用,進而產生「能量」。

因此,我非常願意相信,卡片筆記和這些「雙向連結」筆記軟體們,都是一顆顆,冉冉升起的新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