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文章:17,AI 時代的生存指南(一)我對 AI 工具的投入與觀望

2024/01/10:新增「後記二:加速寫作或許沒那麼重要」與「寫在前頭:我對 Notion AI 的需求」兩個章節。

前陣子 Notion AI 剛公布時,我並沒有在第一時間就申請試用。仔細想想,可能作為一個文字創作者,我還是「本能地」不太願意讓 AI 來干涉這塊「最後的淨土」

這與「我對 AI 輔助寫 code 的態度」,有著很大的差別。

但在看到一些人開始分享 Notion AI 使用心得,無論基於興奮還是焦慮,我還是不得不加入了排隊清單。結果排到我以後才沒過多久,Notion 就宣告測試結束,要開始全面收費了!

然而,到底要不要付這每月 10 美元?我掙扎了許久,從我臉書上的多次發文,就能看出其中的反覆與猶豫。

接下來就帶各位回顧,我對 Notion AI 的態度,是如何以「起、承、轉、合」四個階段持續演進——可謂從期待到放棄


寫在前頭:我對 Notion AI 的需求

2024/01/10更新。

有件事必須強調,我使用 Notion AI 的主要(甚至是唯一)目的,就是「輔助寫作」。尤其是「長篇文章」的創作,比如你正在看的這篇文章。

至於一般人常用的「總結」、「列大綱」、「整理會議紀錄」等功能,並不在我的考慮範圍。

所以我個人對 Notion AI 的最終感想,也是基於上述需求有感而發,而非概括性地評價「Notion AI 到底好不好用」。

這部分還請讀者留意。


起:震憾與期待

第一篇發文。

首先,我得承認,作為一個大型寫作工具箱,Notion AI 確實有不少吸引人的地方。它整合了大量寫作專用的功能,包括總結、列大綱等等常見需求。讓你不必再「事事問 ChatGPT」。這些功能,不但可以省下時間,更可能讓我專注於創作本身。

所以一開始我是這麼說的:

現在我不得不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部分內容產出很可能會是以 AI 為主,人類則退居輔助,負擔起編輯、引導的角色
 
仔細想想,真不知道該高興還是害怕,因為這確實有點恐怖——我感覺,想要突顯甚至保留個人的寫作風格,更加不容易了
 
我將失去自己

可見在第一時間,我內心的震動!

震憾、難以置信,但同時也有點期待。我甚至不禁想像:如果 AI 能夠幫我寫出一篇文章(至少是一部分或大部分),那麼我就可以專注於「編輯」,讓它更加完美。

對我這種文字偏執狂來說,這是無疑一個非常吸引人的願景☺️

承:難以重複的奇蹟

第二篇發文。

使用 GitHub Copilot 輔助寫作的經驗非常類似——「超常發揮」需要機緣巧合才有機會出現。

但很憾遺,這樣的「機緣巧合」,在實際上並不常發生

於是我又不禁有了這樣的感嘆:

但是!後來我就再也試不出類似的效果了
 
顯然那次只是「純屬偶然」,也就是剛好某個天時地利人和,因而 Notion AI 產出了幾乎完美符合我當下需求的文章段落

而且,更讓人失落的是,即使不期待奇蹟,它在寫作輔助部分的「日常發揮」,也往往差強人意

後來,我嘗試著給它段落大標題,甚至已經前面寫了好一段,才下標讓它試著繼續寫,而它對於該標題的內容產出品質,依舊是「乏善可陳」
 
講白了就是沒有「個性」,也沒有亮點
 
以至於我可能用它生了 500-1000 字作為素材,結果最後只用了 50 個字,而且是用在比較無關緊要的地方

可以說,在「測試」階段,它的效果並不符合我的期待。


轉:正式付費

第三篇發文。

你以為我就此放棄了嗎?沒有!我還想繼續努力(掙扎),誓言「Make Notion AI Great Again!」

好啦,如文中所言,其實是因為 miula 也訂了它!讓我不禁懷疑自己:「難道是我沒有善用 Notion AI,所以才覺得不需要它?」

此時 Notion AI 已經正式收費,基於繼續嘗試與探索的必要性,在發表這篇臉書貼文後的不久,我正式付費了 Notion AI——不然我也無法再試了。

合:暫別 Notion AI

第四篇發文。

這篇和上一篇,剛好相距一個月。

雖然其間我在 blog 只發表了 3 篇文章(其實還有半篇已完成的心得文草稿),但我還是盡可能透過不同方式,讓 Notion AI 來加速或簡化我的寫作。

但事與願違——而且它不時會答非所問🤣。

它的表現仍然未脫我在測試階段的感受,尤其在 GPT-4 推出且我也實際付費使用後,更深深讓我感受到兩者的差距之大。

同時我也明白了 Notion AI 表現不佳的根本原因——它是基於 GPT-3


指數級的差距

GPT-3、3.5(ChatGPT 免費版)、4,這三者的差距,究竟有多大?

在實際使用後,如果僅就「個人主觀角度」來評分,我會依序給出:50 分、100 分、500 分

注意,這個分數是我「主觀上的最大值」,在簡單的情境下,GPT-3.5 和 GPT-4 差異有限。但在面對複雜的問題時,GPT-4 的表現就「有機會」大幅超越 GPT-3.5。

而且我覺得,寫作輔助(這裡可不是指整理會議紀錄或發一封簡短的工作 email 這樣的寫作)這類「精緻使用方式」,可能還是需要 3.5 以上會比較適合。

GPT-3(Notion AI)寫出來的內容,哪怕只是拿來參考,都稍嫌太模板化了。不僅不夠深刻,而且看多了還會讓我煩躁!


結語:指日仍可待

說了這麼多,最後還是要為 Notion AI 平反一下:如果只是簡單的使用,比如列大綱、做總結,雖然我覺得產出品質普通,但也尚稱堪用。

但是,Notion 對現在的我而言,就僅僅是拿來寫作!如果對寫作幫不上忙,那便稱 AI 也枉然。

對此,我表示遺憾,而且這也不是它的錯,畢竟凡事都有成本。

Notion AI 直接整合在創作界面中,讓我們不必再搬運文字去問 ChatGPT,仍有其不可替代性。


後記:我依舊使用 ChatGPT 輔助寫作

2023/06/04更新。

在退訂了 Notion AI 以後,我的寫作是否又回到了原點?回到那個「純手工藝」的時代?

並沒有——最多是回到了半手工藝而已。

畢竟我們都已嘗過了「AI 輔助」的甜頭,AI 也確實能夠讓我的文章品質更上一層樓,我們當然不會輕易放棄它。

失去了 Notion AI 確實有些不便,但我仍然可以透過 ChatGPT 來輔助寫作,只是需要花一些額外的時間進行「複製貼上」。

此外,在「AI 加速寫作」方面,我還沒找到適合自己的做法——我仍然寫得很慢。

我常用的 2 個寫作 prompt

雖然我目前還沒找到能夠讓 AI「加速」我寫作的方法,但使用 AI「輔助」寫作的效果已稱得上略有小成。

現階段,我還是採用「傳統」方式:將文字貼到 ChatGPT,讓它充當我的寫作助理編輯

我最常用的兩個寫作 prompt(提示詞),分別如下。

文句編輯 prompt

1
下面我會給你一段文句,help me improve writing and give me 3 revised versions,文句如下:

中英夾雜有點傷眼,但有些部分用英文還是比較好精確表達。

3 個修改版本,是我自己設定的,你可以自行調整。但我覺得 3 個版本是一個相對合適的數量——多了看得眼花,少了又不夠參考。

提示詞用起來的效果像這樣:

是不是真的很像編輯在幫你潤飾、修改文章呢?

這個例子或許讓你覺得「它們看起來都大同小異啊!」,確實,就這個例子而言,用不用 AI 可能沒有太大差別。

但有些時候(對我來說很常見),一段文句你怎麼寫就是不順,此時 AI 的幫助就顯得尤為重要了。畢竟它可是「語言模型」,它對任何語言的了解都比我們深刻得多。

繼續寫作 prompt

1
下面我會提供一段文句,請幫我繼續寫作文章內容(注意,是「繼續寫作」而不是回答),但不要超過兩段,文句如下:

繼續寫作」正是 Notion AI 的強項,沒有了它,我們只能自己去 ChatGPT 下提示詞了——真的好原始啊!😂

這段提示詞有兩個小技巧:

  1. 不要超過兩段」:避免 ChatGPT 給出過長的回應,讓人看得眼花撩亂。少了這個限制,ChatGPT 往往會自動生成一大段文字,包括結論。
  2. 注意,是『繼續寫作』而不是回答」:ChatGPT 是為了「對話」而開發的,因此它常常傾向於回答問題。然而,此刻我們並不需要它回答問題,只需要它繼續寫作。因此,我們得提醒它「不要回答問題」。

以此方式讓 ChatGPT 幫我繼續寫作,而不用更加方便的 Notion AI,理由只有一個:ChatGPT 的創作品質比 Notion AI 更好、更有參考價值


後記二:加速寫作或許「沒那麼重要」

2024/01/10更新。

Notion AI 問世也快 1 年了,相信這個產品已經有了不少使用者,而且產品的功能與體驗,在這一年間也有了不少改進。

就在上個月,我嘗試重新付費使用 Notion AI——不過沒多久又退訂了。它對我的核心需求,依舊難有幫助。

但也無妨,這個後記我想談談對於寫作的新體會。

加速寫作真的沒那麼重要

看完《人生 4 千個禮拜》這本書後,我理解到一件事:

深刻的東西,往往只能靠耐心與時間獲得。

這和我在「關於我」中引用 Cal Newport 的話,是差不多的意思:

他們花時間思考,讀書,散步,整合他們的想法,然後回來寫作或工作。這種慢慢的方法可以產生真正偉大的作品。

寫作的過程對我而言,真的就像書中說的——「很無聊」。這種無聊源自於事情本身的重要與價值,做這類的事情時,我們就是會很本能地想要逃避

相關文章:《人生 4 千個禮拜》筆記(一)病態的生產力


加速寫作也是一種逃避

我覺得寫作追求加速,也是一種對於「創造深刻作品真的好燒腦😱」的逃避。

因為我不想一直經歷著反覆苦思、構築邏輯、規劃文句結構的過程——太辛苦了!

但這種辛苦與無聊,對於好的文章而言,幾乎是不可避免的。

理解到這點後,我終於比較能夠靜下心來(或說接受了這個現實😂):慢慢寫,耐心寫,把文章一字一句「刻」出來。而不是一直想著怎麼樣能夠「加速」。

不過別誤會,我並不排斥去尋找讓自己「寫起來更輕鬆」的可能方法。

只是現在的我知道,那不是關鍵所在。